来源:杭州网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女性才会得乳腺癌,但其实男性同样也会得乳腺癌。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乳腺病理亚专科贾秀鹏主任医师表示,由于大多数人以为男性不会得乳腺癌,病情容易被耽误,就诊时已发展到晚期的占比较高,预后情况通常也要比女性差。
男性乳腺癌患者
就诊前常有拖延史
今年9月份,贾秀鹏就诊断了一名51岁男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在体检B超时,被发现乳头后方有一个20mm×6mm低回声,经磁共振复查,诊断为乳头后方结节伴钙化。手术标本被送到中心,最终被确诊为乳腺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这名患者就有过一次右侧乳腺乳头溢血。”贾秀鹏说,但由于没有明显胀痛,也没有皮肤红肿和糜烂等症状,患者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贾秀鹏印象颇深的还有一名70岁左右患者,5年前已经发现自己乳腺长了一个核桃大小的结节,一直没当回事,也是在体检时发现异常,医生建议住院手术治疗。虽然手术较为成功,但因为拖延时间较长,患者肿瘤分期为T3,已转移至淋巴结。
以为不会得乳腺癌
死亡率却比女性高19%
为什么男性也会得乳腺癌?贾秀鹏说,男性乳腺组织学主要由乳腺导管和纤维脂肪构成,只是没有女性特有的小叶结构,但是有乳腺组织,这些上皮细胞在激素失衡、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驱动下就有可能发生癌变。总体来说,男性乳腺癌确实比较少见,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
“但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确诊时肿瘤分期更晚,预后通常也要比女性差。”贾秀鹏说,这主要是男性认知缺失导致的疏忽,大多数人以为男性不会患乳腺癌,体检时也从不检查乳腺,即便有了乳腺肿块等发病迹象,大多也不以为然,等到疼痛、乳头回缩、出血、皮肤溃烂等症状出现时,已经是晚期。因此,男性一旦确诊乳腺癌,发生转移的概率也较大。据《柳叶刀肿瘤学》数据,男性患乳腺癌的死亡率也要比女性高出19%。
男性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
作为经验丰富的乳腺亚专科专家,贾秀鹏根据男性乳腺癌常见病因,为高危人群进行了画像,如果男性朋友符合以下多个选项,就要提高警惕了:
年龄在60岁以上;
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风险增加2倍-3倍);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者;
肥胖(BMI>30风险增加2倍);
慢性肝病/睾丸疾病患者(雌激素代谢异常);
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提升100倍)。
此外,如果男性发现乳房部位有可触及的肿块或有肿胀感,乳房表面皮肤凹陷和起皱,乳头发生内陷,乳头大小出现异常,或乳头溢血、溢液等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就诊检查。
男性患者家族高危人群会更多
据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唐鲁兵主任医师介绍,男性乳腺癌的发生,除了大家熟知的压力、情绪等因素外,跟血液中雌激素升高也有一定关系,还有就是接触化学物品、电离辐射等职业暴露因素。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基因突变,特别是BRCA基因突变。唐鲁兵主任医师介绍说,15%到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中,都可查出这种BRCA突变基因。
因为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都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所有的乳腺癌中,约5%-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比如母亲和女儿、姐姐和妹妹可能同时患有乳腺癌,业内称为遗传性乳腺癌。绝大多数遗传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变,有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70%。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虽然非常低,但如果家族中有一个男性乳腺癌患者,那么有血缘关系的一二级女性亲属,都属于高危人群。这也是为什么乳腺肿瘤的大夫都有点“怕”男性乳腺癌患者,因为发现这一个,后面有一家子高危人群。
因此,一旦家族有这种乳腺癌患病史的,最好要定期进行乳腺的检查。唐鲁兵主任医师提醒说,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筛查,25岁前B超检查,确认是否有乳房肿块,25岁以后钼靶检查比较好,必要时穿刺或者活检。
来源:宁波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