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气温下降,湿度降低,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日常又该如何养护呢?
损害皮肤健康的常见误区
在追求皮肤健康的过程中,识别和避免损害性行为同样重要。以下是经过科学研究证实的几个护肤误区:
过度清洁与去角质。事实上,这样做会直接破坏皮肤的屏障结构。频繁使用强力洁面产品或去角质产品,会剥离宝贵的角质细胞和脂质,导致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变得敏感。
防晒不足或不当。这样会加速皮肤光老化进程,紫外线不仅导致晒黑,更会引起胶原蛋白降解和弹性纤维变性。
护肤品滥用,包括盲目刷酸不建立耐受、同时叠加多种高浓度活性成分、频繁更换护肤品等。这些行为都可能超出皮肤的承受能力,引发刺激反应。
带妆入睡。这会阻碍皮肤夜间的自我修复过程,同时增加粉刺和炎症风险。
不当处理皮肤问题,如用手挤压痘痘。这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感染深入真皮层,留下顽固的色素沉着和瘢痕。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高糖高油饮食、吸烟酗酒、长期熬夜和持续精神压力。这些都会从内部加剧皮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科学养肤的四大支柱
培养健康肌肤需要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关键在于构建以下四大支柱:
温和清洁。清洁是护肤的基础,但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科学清洁应遵循“洗去污垢,保留油脂”的原则。建议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使用35℃左右的温水,手法轻柔且控制在一分钟内。对于干性及敏感性肌肤,可采取夜间使用洁面产品、晨间温水冲洗的策略。
精准保湿。保湿工作的本质是模拟皮肤的天然保湿系统,通过补充吸湿剂(如甘油、玻尿酸)来抓住水分,同时利用封闭剂(如角鲨烷、神经酰胺)锁住水分。根据肤质选择合适产品至关重要:油性皮肤适合清爽乳液,干性皮肤则需要厚重面霜。最关键的是把握涂抹时机,在洁面后皮肤微湿时立即使用保湿产品效果最佳。
全面防晒。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光老化和皮肤癌的首要因素,其伤害具有累积性和不可逆性。防晒应遵循ABC原则:Avoid(避免在日照最强时段长时间暴露)、Block(优先采用防晒伞、帽子等硬防晒措施)、Cream(足量涂抹防晒霜,面部用量约为一元硬币大小)。
内在调理。皮肤是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镜子。在饮食方面,需要控制高糖食物摄入以减少糖化反应,适量摄取优质脂肪和蛋白质为皮肤提供营养基础,同时增加抗氧化物质摄入。在作息方面,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至关重要,这是皮肤细胞修复和再生的黄金时期。
日常养护小建议
除了遵循基本护肤原则,这几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皮肤健康水平:
建立理性的护肤观念至关重要。秉持“少即是多”的原则,在皮肤状态不稳定时,精简护肤流程往往比层层叠加更有效。要学会倾听皮肤的需求,根据其水油平衡状态动态,调整护理方案。同时要合理管理预期,认识到护肤品主要解决的是养护问题,对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寻求专业医疗美容可能更直接有效。
环境与习惯的科学管理对皮肤健康有着深远影响。在干燥环境中使用加湿器能有效缓解皮肤水分流失;避免频繁触摸脸部可减少细菌传播;定期更换寝具能控制螨虫和细菌滋生;规律运动则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提升营养供给和代谢效率。
情绪与压力的科学管理不容忽视。长期精神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加剧皮脂分泌和皮肤炎症。通过冥想、瑜伽等科学的压力管理方式,能有效改善皮肤状态。
建立科学的自查与咨询机制。定期观察皮肤变化,当出现持续不退的红肿、瘙痒或大面积爆痘等症状时,应及时咨询专业皮肤科医生,而非盲目尝试网络偏方。
总的来说,健康皮肤并不是追求极致的“厚”或“薄”,而是要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稳定强韧的肌肤防御体系,而这些都建立在温和清洁、精准保湿、严格防晒和健康生活方式之上。最有效的护肤投资,不是昂贵的产品,而是日复一日的科学养护习惯和懂得倾听肌肤需求的智慧。通过系统性的科学养护,每个人都能收获那份由内而外的健康光彩。
(作者:姚新宇,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皮肤科执行主任)
(来源:光明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