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是代表相声界正统的“大师级”人物,另一位则是相声世家辈分极高的“长辈”。
津湾大剧院内,75岁的姜昆与80岁的马志明双手紧握。
![]()
一个头发花白走路需要搀扶,另一个却满头黑发精神抖擞,活像两代人同台。
两位都是相声大师,却曾对待同一相声晚辈时态度天差地别,到底咋回事?
![]()
相声晚会同台亮相
2026天津卫视新年相声晚会上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相声演员。
但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场横跨多代的相声界“华山论剑”,并没有邀请郭德纲一脉。
只因郭德纲自成一体,还曾被归为不入流的一派,被嘲“难登大雅之堂”。
![]()
但其实,在场的马志明却十分力挺郭德纲,按辈分来讲,他现在算是相声界最大的“长辈”。
马志明属于“宝”字辈,与相声大师侯宝林同辈。
而姜昆,作为侯宝林的弟子马季的徒弟,属于“明”字辈。
![]()
在相声界中师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马志明不如姜昆更有名气,但他的话也还算有分量。
在德云社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当相声界内部以姜昆为首的群体发起“反三俗”运动。
作为体制内的相声工作者,姜昆长期肩负着护相声艺术主流形象的责任。
![]()
但圈内一片“倒郭”之声时,是马志明选择了挺身而出支持郭德纲。
当年姜昆牵头北京相声俱乐部,联合多位演员发布了“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倡议书。
不少演员和媒体纷纷站在他这边,批评德云社“拉低了相声形象”。
![]()
马志明却公开表示:“大俗即大雅,太俗了女观众不敢听,太雅了观众就少。”
果然正如马志明所说的,衡量演员的标准在剧场,能卖出票去就是硬道理。
“郭德纲在传承上用心了,他不是我们家的徒弟,但我认为他应该算是我们家的传承人。”
![]()
这一标志性事件背后,是两位艺术家跨越门第的认同与深厚情谊。
而与当时曲艺界某些“反三俗”的声音形成了鲜明对比。
![]()
力挺郭德纲的马师爷
马志明对郭德纲的认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建立在数十年的观察与了解之上。
上世纪90年代,不到20岁的郭德纲离开天津独闯北京前,曾去向马志明告别。
少马爷当即鼓励道:“好好干,二十年后是一条好汉。”这一预言最终成真。
![]()
慧眼识珠的马志明当时就认为郭德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试图将他留在天津曲艺团。
尽管马志明在曲艺团里“人微言轻”,最终未能留住郭德纲。
在郭德纲艺术生涯起步阶段,马志明是少数给予他支持的业内前辈。
![]()
他曾评价:“小郭的《西征梦》,比我父亲当年的《买猴》更贴近新时代。”
当郭德纲回到天津举办相声专场时,整个天津相声圈除了马志明外,无人捧场。
![]()
马志明亲自到场支持,还公开表示如果马家无人就认为马氏相声绝了,那就是想错了。
在他看来,郭德纲虽然没有正式拜师马派,但却真正继承了马派相声的精髓。
![]()
辈分太高无人敢收
一代相声大师马三立之子马志明,竟曾因陷入“无师可拜”的尴尬境地。
在相声行业,师承关系被视为相声艺人的“身份证”,不然根本不被同行认可。
即便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也难逃这一传统规矩的束缚。
![]()
没有师父的艺人,就像没有父亲的孩子,即便自学成才也难以获得行业内的认可。
这位被称为“少马爷”的老艺术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竟是相声界的“黑户”。
相声界却有一条铁律,儿子不能拜父亲为师,所以马志明即使出身世家,也不算有师承。
![]()
看郭德纲和于谦两人的儿子,就是分别拜了对方为师父,互相授学。
一种说法是,过去相声中有些“荤口”,父亲教儿子难免尴尬。
而且学艺需要严格管教,父亲往往难以下狠手,而师父则能毫不留情。
![]()
因此,马志明必须寻找一位与父亲同辈的“寿”字辈艺人拜师。
然而,当马三立开始为儿子张罗拜师事宜时,全国“寿”字辈的艺人已只剩两人。
当时仅存的三位“寿”字辈艺人中,马三立本人不能收子为徒。
![]()
福建的陶湘九地理位置太远,几无来往,天津的郭荣启则与马家“没有来往”。
马志明陷入了无师可拜的尴尬境地。
直到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与大师马三立的交谈中,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
侯宝林提妙招送人情
侯宝林当即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让马志明拜自己,俗称代拉师弟。
所谓的代拉,其实就是相声界一种特殊的平辈之间的收徒方式。
当需要拜师的人辈分较高,而合适的人选已经去世或无法亲自收徒时,可由该师父的弟子代为收徒。
![]()
侯宝林的师父是“寿”字辈的朱阔泉先生,而朱阔泉已于1940年去世。
由侯宝林代师收徒,将马志明纳入朱阔泉门下,无疑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
据马志明爆料当年拜师,整个仪式花费了2千多元,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开销三年。
![]()
马志明的妻子原本攒钱想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结果这笔钱全用在了拜师仪式上。
尽管拜师过程充满曲折,但马志明的艺术功底却是有目共睹的。
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相声和戏曲。
![]()
1957年考入天津戏校学习武花脸,为后来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马志明的技艺,主要还是得益于父亲的亲授,拜师也只是求一个“名正言顺”。
![]()
尤其是在父子二人一同下放农村的时候,马志明就是马三立唯一的听众和学生。
马三立一句一句地教,一个段子一个段子地过,这才为儿子奠定了坚实的相声基础。
![]()
结语
马志明继承了“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
尽管有了正式的师承关系,马志明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
在这一点上,郭德纲确实和他很像,而如今他也为相声的传承,继续发光发热。
至于相声未来会如何发展,恐怕还真要看郭德纲如何坚守初心,将它发扬光。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