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晤结束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写道:“我与中方会面,强调了直接坦诚对话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存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分歧。中方表达了各种关切,并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我打算继续与中方就日本国民安全和地区和平进行深入对话。”
高市早苗这波 “画风突变” 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所谓的 “坦诚务实” 说白了就是现实压力逼出来的战术调整,毕竟这位以 “安倍接班人” 自居的右翼强硬派,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
就在几个月前的选战期间,她还在美国智库的文章里鼓噪要深化与台湾地区的 “非官方关系”,把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挂在嘴边,甚至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称 “九一八事变” 后的侵略是 “自卫战争”,2021 年参选时更放话 “无论当什么官都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那股强硬劲儿简直要溢出屏幕。
可到了 10 月 31 日的会晤桌上,却乖乖强调 “坚持 1972 年日中联合声明立场”,连一句硬话都不敢说,这种转变背后全是算计。
首先得看她的执政根基有多不稳。高市能当上首相本就一波三折,自民党单独席位不够,只能拉着公明党组联合政府,可公明党从一开始就给她划了红线。当选总裁当天,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就找上门,把 “靖国参拜不能引发外交冲突” 放在首位,明说搞砸了联合政府就散伙。
10 月 7 日的会谈更是定下 “参拜不该成外交问题” 的规矩,这根本就是最后的通牒。公明党的选民全是盯着柴米油盐的老百姓,最烦历史问题影响过日子,高市要是敢硬来,执政联盟立马就得崩,刚到手的首相位置可能没几天就丢了,这种代价她可承受不起。
更关键的是经济界的压力快把她压垮了。日本经团联早就递了建议,明说 “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政治分歧不能影响经济合作”。
2025 年日本对华出口占总出口近 20%,双边贸易连续 15 年保持 3000 亿美元水平,累计双向投资快 1400 亿美元,这些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拿日本渔业来说,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水产品输华受阻,全指望通过对话恢复出口,要是因为她的强硬态度让中方反制,渔民的生计直接泡汤。还有高科技产业,关键材料供应离不开中国,日企的反对声通过经团联天天传到她耳朵里,一边是想保的保守立场,一边是民生经济的稳定,傻子都知道该保哪个。
更要命的是,日本内阁府刚把 2025 年度 GDP 增长率下调到 0.7%,比之前少了 0.5 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停滞,这种时候再得罪中国这个大市场,简直是自寻死路。
外部的约束更是让她没法任性。中方在她当选当天就亮明红线,警告必须恪守历史和台湾问题的承诺,停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言行。
她心里门儿清,真要是触碰红线,中方的反制措施一落地,日本的农产品、化肥供应都得受影响,老百姓生活成本飙升,新政府支持率肯定暴跌。而且东北亚的安全局势也容不得她折腾。
2025 年朝鲜导弹总局都试射了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和海对地巡航导弹,飞行距离直达 1500 公里,日本急需和中方沟通管控地区风险,总不能一边喊着 “国民安全”,一边把最大邻国得罪透。
就连美国都给她敲了边鼓,特朗普访日前私下暗示 “别让历史问题搅黄成果”,她还指望靠日美同盟撑场面,自然不敢在这时候搞出外交风波。
所以才有了这场 “去仪式化” 的会晤,不搞华丽开场就是怕铺垫太多露了怯,主动提分歧说白了是先服软找台阶。毕竟 3 月份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刚达成二十项共识,从绿色发展到银发经济全是合作点,中方还支持日方办 2025 大阪世博会,这些实惠她不能丢。
就连她自己都得承认,放弃 10 月的靖国神社秋季参拜,叫停内阁官房长官的窜台计划,都是没办法的妥协。
说到底,这位 “日本铁娘子” 的强硬人设,在执政联盟的约束、经济界的施压和外部的安全需求面前,只能暂时 “哑火”,所谓的 “坦诚对话”,不过是现实利益面前的必然选择罢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