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大寨村村口的招待所外,却突然响起一阵汽车引擎声,正在房间整理文件的周总理闻声走到窗前。
看清从车上下来的人后眉头瞬间拧紧,他没等工作人员反应,径直下楼走到车旁:你们立刻回去,让省委负责同志马上来见我!
![]()
这辆刚停稳的车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只能掉头驶离,众人都不理解,一向温和的总理为何突然动怒?
这次随周总理来大寨村的,是阿尔巴尼亚一名重要官员科列加。
阿尔巴尼亚长期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渐渐地两国间开始出现援助矛盾。
阿尔巴尼亚长期依赖中国援助,且要求日渐增多,甚至因援助数额产生不满。
而当时中国百姓生活仍需精打细算,吃面要面票、吃肉要肉票是普遍现象。
周总理此次带科列加访问大寨,就是想让这位外宾亲眼看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靠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而非依赖外部援助,希望能让阿尔巴尼亚明白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
出发前,周总理特意召集相关部门开会,明确交代了接待原则:
这次去大寨,是去学习艰苦奋斗精神的,不是搞特殊招待,所有接待都要依靠大寨本身,吃大寨的饭,住大寨的屋,绝对不能铺张浪费,不能给地方增加负担。
他还专门致电山西省委反复强调不准从太原调人调物,一切就地取材。
山西省委接到指示后内心忐忑。
当时大寨虽名气大,但毕竟是偏远山村,物资条件有限,科列加作为国宾,按以往接待惯例,需要专业的厨师团队和配套的餐饮物资保障。
省委担心大寨的条件会让外宾不满,进而影响国家形象。
![]()
再三权衡后,省委还是悄悄做了准备。
他们从太原抽调了资深厨师、服务员,采购了高档食材、精致餐具和酒水,组成了一支秘密保障车队,打算在不被总理发现的情况下暗中协助大寨完成接待。
5月21日,周总理陪同科列加一行抵达大寨,刚入住招待所,这辆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就趁着混乱悄悄开了进来。
没想到这一幕,正好被站在窗前观察环境的周总理看得一清二楚。
总理的愤怒,不仅因为下属违背了他的明确指令,更因为这种做法与此次访问的初衷完全背离。
他要向外宾展示的是中国农民的朴素与坚韧,而非刻意打造的虚假繁荣。
![]()
很快,山西省委负责接待的同志匆匆赶来,总理坐在简陋的木板凳上,语气严肃地说:
我们来大寨,是要让外宾看真实的中国农村,看老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你们从太原调人调物,搞特殊化,这不是帮我,是在违背我的要求,也违背了大寨精神。
负责人低着头满脸通红地检讨,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担心接待不好外宾,总理缓和了语气补充道:
大寨人能自己吃饱穿暖,就一定能招待好客人,我们要相信群众的能力。
送走太原赶来的车队后,大寨村民们立刻投入到接待准备中,陈永贵带着村民们商量菜单,最终确定了四菜一汤的标准。
所有食材都来自大寨的田地和养殖场,玉米面是村民自己磨的,小米是刚收获的新粮,羊肉来自村集体的羊圈,就连咸菜都是家家户户腌制的酸菜和萝卜干。
![]()
![]()
厨师就是村里厨艺最好的大娘,餐具用的是大寨自己烧制的粗瓷碗和盘子,酒水则是村民用自产高粱酿造的散装白酒。
开饭了,窝窝头、小米稀饭、羊肉饺子和油糕端上桌,科列加和随行人员眼中满是好奇,周总理拿起一个窝窝头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笑着对科列加说:
这是大寨人的主食,虽然粗糙,但很顶饱。
科列加学着总理的样子咬了一口,细细咀嚼后连连点头,用生硬的中文说:好吃,有粮食的香味。
他对羊肉饺子和油糕更是赞不绝口,尤其是油糕,外酥里糯,蘸着白糖,让外宾们吃得津津有味。
席间,科列加举起装着高粱白的粗瓷碗,对周总理说:
这就是大寨的国宴比任何豪华宴席都有意义,我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勤劳,也明白了你们能在困难中发展的原因。
![]()
周总理对铺张浪费深恶痛绝,他的衣服大多穿了十几年,破了就织补,始终保持整洁。
收到老部下送来的土特产,实在推不掉就按市价付钱,有时还会多付一倍,只为让对方不再送礼。
这次大寨之行,他不仅要求别人节俭,自己也身体力行——
住的是大寨村民腾出的普通房屋,盖的是粗布被子,和村民们一起吃窝窝头、喝小米粥,没有丝毫总理的架子。
周总理深知当时的中国还不富裕,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不能因为接待外宾就铺张浪费。
而他带科列加看真实的大寨,也是希望能触动对方让阿尔巴尼亚明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依赖外援,必须靠自身的努力。
![]()
可惜的是,科列加虽口头称赞,回国后仍未改变依赖援助的想法,这让周总理深感沉重。
如今,物质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但周总理用一生践行的勤俭节约、为民务实的精神,依然是时代的灯塔。
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权力的本质是服务人民,发展的根基是脚踏实地。
参考资料:
1.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2. 《山西日报》2021年7月22日《周恩来和大寨人在一起》
3. 人民网2019年4月1日《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4. 光明日报2011年2月1日《周恩来最早预见苏联将被和平演变-书摘》
5. 《大寨史话》,陈永贵口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阿关系史料汇编(1950-1978)》,外交部档案馆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