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蓬莱阁
王世国/文
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主政,苏轼被召回朝廷。从 1085 年 12 月底苏轼返京开始,到 1086 年 9 月,他在 9 个月内连升八级,从一个从六品的低级官员登州知州(今山东蓬莱)升到正三品的部长级大官——礼部尚书,可谓春风得意。
他做了九个月的礼部尚书,然而好景不长。苏轼为人刚正,敢于揭露时弊,常常直言极谏,这就引起了朝中腐朽官僚的忌恨,加之党派斗争激烈,他愈发感到在朝中难以立足。于是他坚持要求外补,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
![]()
杭州苏堤
他离开杭州十几年,“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他领导浙西六州抗灾,又献私人积蓄的黄金,设医为民治病;他亲自指挥治理杭州西湖,筑长堤,“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
1091年,苏轼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京城,却又遭诬告。他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不久被派到颍州。不到半年,他便于1092年改任扬州知州;不到半年又被召回京城。
![]()
河北定州
1093年秋,苏轼出任定州知州。由于苏轼耿介独立,不与旧派官僚同流合污,故短短的四年之间,他连换四任,辗转外郡,“团团如磨牛”。1094年重新掌权的变法新党,罗织罪名,撤掉了苏轼的学士官衔,把他远贬岭南做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接着一月之内连续三次降职,最后贬为惠州司马。
![]()
惠州西湖
年近半百的苏轼乐天知命,随遇而安。1096年他在惠州白鹤峰买地盖房,打算久居。哪知当权者仍不放过他,1097年再把苏轼贬为琼州(今海南)别驾昌化军安置。祸从天降,苏轼仅带幼子苏过泛舟渡海,抵达海南岛的儋州。他坦然自处,在荒凉僻远的“天涯海角”顽强地生活下来,并把汉族优秀文化带到了海南,培养了黎族知识分子。
![]()
海南岛的儋州的东坡故居
1100年,宋徽宗继位。皇帝赵佶生活上穷奢极欲,政治昏庸无能,却十分喜欢诗词书画。他曾令人编辑《宣和书谱》,成为宋代最著名的书法论著;他的“瘦金书”也是意趣天成,自成一法,而他的草书《千字文》更是一幅精彩的书法长卷。他宽赦元祐旧臣,苏轼的命运也就有了转机,结束了7年的流放生活,幸运北归。海南父老携酒馔送行,“执手涕泣而去”。
![]()
海南岛的儋州的东坡书院
不料多年的流放生活已使苏轼身心衰竭,再加上遥远的艰苦路程和乘船时河水熏蒸,他却在六月由金陵往常州的船上病倒了。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病逝于常州,享年66岁。“文星落处天地泣”,各方痛悼东坡之死,“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友人相率吊于家中,太子生几百人还自动集会到讲舍举行奠仪。
![]()
王世国著《书法解密》,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网上有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