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帅如换刀”一直是绿茵场上的老话,可这句话在中国男足身上似乎总难应验。6月10日国足结束18强赛征程后,主帅之位便一直悬而未决。
9月5日,中国足协发布选帅公告,9月20日报名截止。沉寂一个多月后,从足球圈传出令人意外的消息:本土教练担纲国足主帅的可能性正大幅增加,以邵佳一为代表的本土主帅如今成为热门人选。
![]()
国足选帅这出大戏,正迎来精彩转折。原本被外界看低的本土教练,如今却意外占据选帅主动权。
《足球报》记者陈永透露,目前有消息显示两名教练进入了最后阶段,其中就有本土教练。
这次选帅风向的转变着实令人意外。毕竟,在此之前外界普遍认为外籍教练的执教概率更高。
![]()
在众多本土教练中,45岁的邵佳一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他目前执教青岛西海岸,将其打造成了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
邵佳一的执教有什么特色?他融合了德国足球的高位逼抢理念与中超实际,甚至引入AI技术追踪训练数据。
在他麾下,一支普通的保级队居然打出了“重金属足球”,场均跑动距离高居联赛第一。
![]()
不过,邵佳一并非唯一候选人。据《足球报》报道,在国足选帅过程中,有多名本土教练报名,其中包括邵佳一在内的至少三名中超本土主帅。
除了邵佳一,天津津门虎的于根伟和大连英博的李国旭也被认为进入了国足的选帅名单。
于根伟同样表现出色,他率领的天津津门虎目前暂居中超第6位。有媒体人甚至推测,若聚焦本土教练,实际上仅有于根伟和邵佳一两位候选人。
![]()
中国足协在这次选帅中也做了两手准备。他们不仅收到了多名本土教练的报名,也收到了更多的外籍教练资料,并从中选择了意向人选。
本土教练和外籍教练代表着选帅的两个方向。
如今本土教练可能性大增,一方面是因为本土教练在中超的执教成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籍教练的光环正在褪色。
![]()
回想国足选帅史,天价外教未必能带来理想效果。而且足协目前能承担的120万欧元年薪,实在难以吸引顶级外籍教练。
关于国足的未来,《足球报》提出了一个颇具远见的观点:在未来的世界杯周期,更重要的是国足的建设而非成绩。
理由很实际——2030年世界杯周期,国足实力不可能有实质性增长,晋级世界杯的难度仍旧很大。
![]()
如果一味以出线为核心,国足反而容易陷入压力、年轻化、舆论等多重困境。
如果最终选择本土主帅,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系统的建设体系:给予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系统确定国足的战略目标、确保精神面貌、更系统梳理国足和联赛的关系。
![]()
国足帅位就像一块烫手山芋,外教带来过希望也带来过失望,本土教练同样经历过掌声与质疑。如今,邵佳一等中生代教练的崛起,似乎预示着中国足球正在寻找一条立足本土的新路径。
日本足球的成功早已证明,真正的进步终究要依靠本土力量的成熟。足协的选帅抉择,不仅关乎未来四年的成绩,更关乎中国足球能否找回迷失的自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