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几家药店都没买到太宁栓,听说退市了,以后都买不到了吗?”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注销80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网红痔疮药“太宁栓”(复方角菜酸酯栓)也在其中,不少熟悉该药的患者有些困惑,不知该找什么药来替代。 为此,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药剂科药师杨红。
太宁栓原产于法国,2001年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引入中国上市。杨红介绍,太宁栓的核心成分角菜酸酯是从红藻纲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物质,能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搭配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止痒、消肿作用,能快速缓解疼痛、出血等症状。这种温和的黏膜保护机制,让太宁栓成为孕妇、术后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优选,这也是它成为“网红药”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太宁栓此次退市的直接原因,是原料供应的“硬缺口”。西安杨森此前宣布,2023年11月起停止复方角菜酸酯栓的供应,并于2023年10月19日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撤市申请。时隔两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该药物“依申请注销”,也意味着这款痔疮药退出中国市场。“角菜酸酯作为天然提取物不可再生,目前全球都没有可持续供应的原料了。”杨红解释。
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商平台依然有少量太宁栓在售,不过价格上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对此,杨红表示,临床中与太宁栓药效相近的药物并不少见。太宁栓的退市,不影响痔疮治疗的临床药物使用,公众不必担心,也不必高价购买,更不能为求药效使用过期药品。当然,如果仍存有有效期内的存货可正常使用。
针对患者关心的替代用药问题,杨红梳理了多类安全有效的方案。在栓剂方面,普济痔疮栓作为中成药,清热止血效果显著,适用于内痔便血、混合痔肿胀;复方角菜酸酯栓的国产同类制剂,成分相近,可作为直接替代选择。口服药中,乳果糖能软化粪便减少排便刺激,草木犀流浸液片则通过改善微循环缓解肿胀,适合合并便秘的患者。
“特殊人群用药要格外谨慎。”杨红特别提醒,孕妇可选植物制剂,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应急,但需避免含麝香、冰片等成分的药物;哺乳期女性则优先考虑局部外用的安全剂型,减少全身吸收风险。她强调,所有替代药物均需对症选用,肛裂患者不宜使用普通痔疮栓,应优先黏膜修复类制剂。
对于痔疮患者的长期管理,杨红给出“药物+生活方式”的双重建议。她指出,公众存在“依赖药物缓解、忽视根源调理”的误区,其实多吃膳食纤维、避免久坐、保持肛周清洁等习惯,能从根本上减少复发。“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在药师指导下选择替代药物,比盲目囤药更重要。”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马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