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北京都是什么人在买房?其实主要就是各大企业的员工,以央国企为主,外资和民营的为辅。在之后才是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外地在京机构,也就是体制内和编制内人员。
这和上海深圳等地略有不同,他们虽然购房人群也都是以企业员工为主,但上海是外资合资的居多,然后是央国企和民营的,体制内编制内人员则远远少于北京。深圳也差不太多,只不过先是民营和外资合资的为主,之后是央国企,体制内编制内的占比更少些。
之所以北京在历次楼市行情中都是一线城市中顺位靠后的,也就是反应慢,但又是在历次崩盘中跌幅和波动最小的,主要就是因为购房人群的灵活性不高,但稳定性更强。
很多买不起房的最喜欢意淫的就是央企总部搬出北京,呵呵吧。首先一点,不是因为他们的聚集才成就了北京,而是因为首都的资源吸引到了各大企业。再一点,总部其实没多少人的,全北京所有央企总部都加起来才10万人,在2200万常住人口中占比才多少?
而且就算是单位搬到外地了,你真觉得有多少人会卖了房子丢了户口,然后让家人辞掉工作,孩子从好学校退学,最终赶着马车带上全家老小移民外地吗?换做是你会这么干吗?
而且说了,就算是真的都搬走了又能怎样?北京的资源就不值钱了吗?谁成就了谁啊?那只要是资源在,只要这些总部腾空了地方,自然有其他大企业去进驻,或许还更赚钱呢。
![]()
大学和研究机构也一样,又不是没搬过,“三线工程”时期搬走了大部分重点单位,很多都搬到了山沟里。但后来呢,北京还是北京,大部分还又搬回来了。或者说这是相辅相成的吧,北京因为地理位置和首都的地位资源,吸引到了各种企业单位与人才,从而又巩固了北京的地位。
从这点来说我也很欣赏上海,要知道上海曾经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但在建国后出于战备和支援其他省市的原因,上海不仅没有得到一个156工程,而且还迁出了众多的企业+干部和高级技工,总量达到上百万。
但是,上海今天的资源、实力和地位如何?真的不如小县城吗?所以甭拿什么搬走单位说事儿了,当年几乎掏空了上海都没影响,今天拿几万人就想让北京怎样,只能说白日做梦吧……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