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乔・罗根的播客节目中预测,称未来 5 至 6 年内,传统手机和应用程序将彻底消失,人类消费的大部分内容会由人工智能生成,音乐、视频等媒介形式将迎来根本性改变。这一言论迅速在科技圈和公众中引发广泛热议,关于未来设备形态的讨论愈演愈烈。
此次预测并非马斯克一时兴起,在三个多小时的播客对话中,他详细勾勒了未来科技图景:届时传统手机将不再内置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转而成为专注于 AI 推理的边缘节点,仅负责显示画面和播放音频。
 ![]()
所有复杂运算,包括内容生成、任务处理等,都将由云端 AI 完成,通过高速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终端设备。用户只需通过语音交互,就能让 AI 完成银行转账、导航查询、打车购物等如今需要 App 才能实现的功能。马斯克强调,人类正从屏幕交互走向无缝界面,从应用依赖走向智能体 AI,AI 界面将定义下一个十年。
这一大胆设想的背后,是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行业趋势的推动。目前生成式 AI 在内容创作、语音识别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为移动设备的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正在推进相关技术研发,为设备微型化甚至植入式设计提供可能。
此外,OpenAI 也在与苹果设计师合作打造类似产品,预示着行业对 AI 终端的探索已成为趋势。在马斯克看来,现有搜索模式让用户承担了过多筛选工作,未来 AI 应直接完成任务执行,这种从 “搜索答案” 到 “启动行动” 的转变,将重构人与信息的关系。
言论一出,有网友表示:“如果真能语音指令完成所有事,再也不用在几十个 App 里切换,那也太方便了。” 也有网友表达担忧:“没有 App 和操作系统,连关闭推荐的按钮都可能没有,我们会不会失去选择权?”
有人分析,马斯克的预测,实际指向的是人机交互方式的根本转变。从键盘到触摸屏,再到语音和脑机接口,设备在消失,交互在融入环境。但他认为,五年内完全淘汰手机不太现实,更可能的是多种形态设备共存——比如眼镜、耳机、植入设备等,手机变成其中一种选择。马斯克的时间表或许激进,但他指出的方向,值得每个人思考。
 ![]()
马斯克的预言是否能如期实现尚未可知,但它提醒我们,科技变革正加速到来。未来设备形态或许会改变,但核心始终是服务人类需求。无论 AI 如何发展,平衡技术便利与人类权利,让科技真正为人类福祉服务,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命题。毕竟,技术的终极意义,是让人类拥有更自主、更美好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