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香港这座城市在大众视野中似乎有所淡出,被提及的次数也少了,有人说它被北上广深赶超,有人坚信它的国际优势无可替代。那么现在的香港在中国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2024至2025年多项权威榜单给出了明确答案:在“202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香港稳居全国第二 ,这份由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多机构联合发布的榜单,用硬核数据印证了“东方之珠”的深厚底蕴。
![]()
不止第二:多维度榜单里的“冠军基因”
若只看单一排名,难免低估香港的真正实力。在细分领域的比拼中,它早已是多项“全国第一”的常客:
营商环境与安全指数双冠: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榜首,同时以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稳坐“中国最安全城市”及“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头把交椅 。对企业而言,这里的低税率、自由资本流动和成熟法治环境,仍是内地城市难以复制的优势。
人才竞争力亚洲领跑:2025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榜单中,香港人才竞争力跃升至全球第四、亚洲第一,毕业生占比全球第一,科学学科与财务技能排名全球第三。近一年10.8万宗人才申请涌入,增幅达28%,印证了其对全球人才的磁吸力。
金融中心地位稳固: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新股募资额居全球首位,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球排名第二 。即便在全球金融格局中,也始终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第一梯队地位。
![]()
第二之外: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排名数字之外,香港的独特性更体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从毛泽东同志口中的“南方 gate”,到如今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八大中心”(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航空枢纽等) ,它的价值从未局限于城市间的比拼:
双循环的“超级联系人”:77%的内地企业将其作为出海首选平台, ASEAN已成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企应对多币种运营、合规管理等出海难题时,香港的金融与服务网络成为关键支撑 。
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与深圳、广州形成“科研+创新+制造”的黄金三角,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已汇聚400余家企业和1.5万名科研人才,北部都会区建设正加速释放创科潜力 。
![]()
争论“第一还是第二”,不如看清香港的真正底色:它不是普通的内地城市,而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特殊存在。2025年全球竞争力升至第三、亚洲城市排名稳居第四的成绩 ,早已给出答案——这座城市从未停止进化。
从金融巨头到科创新贵,从安全港湾到人才高地,香港的综合实力从不是冰冷的数字可以定义。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这是对“一国两制”发展前景的最好肯定,更是东方之珠在新时代续写传奇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