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还在跟老赵吵,到底要不要把爷爷那顶破花轿拆了当柴火。
![]()
今早刷到苏州128万成交的新闻,我俩瞬间哑火——黄花梨雕的轿厢,居然比一套房还贵。
![]()
先别酸,给你三个真能入手的方向,预算从几百到几十万都有,别嫌冷门,冷门才没人抢,才有空间。
第一件:商号铜熨斗
去年保利那组“王星记”拍出28万,很多人只看热闹,没注意细节——鱼形、元宝形、带铭文的一把就能顶一套三线城市首付。
逛旧货市场时,掂重量、看底款,刻着“张××铸造”“永记号”的别犹豫,几百块先拿下,三年后翻倍不稀奇。
我上周在济南英雄山早市淘到一把“瑞蚨祥”炭斗,摊主当废铜卖,350块成交。
第二件:石磨,越小越值钱
茶道圈这两年疯了,4.8万买明代茶磨当摆件,说白了就是把抹茶粉装在古风场景里拍照。
直径不超过30公分的小石磨最吃香,表面有天然茶渍的更绝。
回村问问谁家有废弃磨豆腐的青石,别清理,留包浆,转手给茶空间老板,赚个十倍轻轻松松。
我岳母家墙角正好压咸菜的那台,我已经预约了,准备开价800试试她反应。
第三件:国营厂铝饭盒
别笑,真的有人花1500块买“为人民服务”。
秘诀在漆字和磕碰:字掉漆一半,磕碰有生活痕迹的才真。
上周我去昌平旧货市场打包十个,平均220一个,回来挂咸鱼标499,三天卖出四个。
这生意不暴力,但现金流快,适合新手练手。
要是捡到76年北京火柴厂、上海印铁制罐厂的纪念饭盒,直接对标千元档。
![]()
老物件的恐怖增值逻辑其实就一句:新中产愿意为“记忆”买单。
他们不缺吃穿,缺的是“我妈以前也用这个”的情感缺口。
所以你别再去追什么邮币卡,那些故事太旧。
把目光投向还能用的日常品——能煮饭的煤油灯、能转的手推剪、能盛饭的铝饭盒。
实用+怀旧双杀,价格才能蹦极跳。
提醒一句,别一激动把家里老物全翻出来。
先分清“老物件”和受法律保护的“文物”,民国家具到民国止,1949以后算文物就得上报。
再懒也得拍清楚照片,加微信给本地博物馆志愿者看两眼,人家一句话就能救你免于坐牢。
想验黄花梨又怕锯木头?
去南京林业大学门口找木材实验室,200块做个红外线图谱,一分钟出报告。
嫌麻烦?
干脆让拍卖行的业务员来看货,他们不收也会告诉你真假,顺便套个底价。
最后一句话:收老物最忌信息差。
加几个冷门群,比如“传统农具收藏”“老理发工具交流”,那里蹲着的才是隐藏大佬。
上周有人发图寻购公社时期枣木梿枷,开口就是“一万一件有多少收多少”,我连夜翻亲戚家,还真找到一把刻编号的,下周面交先收他五千定金,剩下的看品相再谈。
行情就摆在这儿,剩下的,看你愿不愿意跑这一趟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