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疑到信赖:中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之变
在转基因技术进入中国的二十余年里,民众对其态度完成了一场从“普遍质疑”到“多数信任”的深刻转变。早期,“断子绝孙”“西方阴谋”等谣言甚嚣尘上,让转基因食品成为公众眼中的“洪水猛兽”;如今,随着科学普及、产业实践与数据佐证,理性认知逐渐占据主流,支持与信任成为民众态度的主旋律,这一转变背后,是事实与数据的强力支撑。
二十余年前,转基因食品刚进入公众视野时,质疑声几乎席卷全网。彼时,缺乏科学依据的谣言借助网络快速传播:有人声称“转基因食品导致精子量骤降”,将不孕不育现象归咎于转基因;还有声音附和“转基因是西方消灭中国人的阴谋”,将民用技术政治化,甚至有学者公开喊话“抵制转基因,质问推广者是否为汉奸”。这些片面言论利用民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迅速发酵蔓延。相关调查显示,2015年前后,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率不足30%,超过60%的人明确表示“不愿食用”,超市里的转基因食用油常被消费者刻意回避,不少家庭甚至将“非转基因”作为采购的硬性标准,质疑情绪严重阻碍了转基因技术的推广。
民众态度的转折,始于科学普及的深入与权威数据的发布。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等权威机构通过科普文章、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持续澄清谣言:明确“转基因食品导致精子异常”等说法无任何科学依据,所有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均经过长期安全检测,其安全性与传统食品无异。与此同时,产业实践让民众直观感受到转基因技术的价值:2023年我国食用油总消费量3900万吨,其中转基因食用油占比超60%,达2400万吨,若没有这些转基因食用油,国内食用油市场将面临巨大缺口,价格可能暴涨。当民众发现日常食用的大豆油、玉米油中,转基因产品早已是主流,且多年食用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时,抵触心理逐渐消解。
数据更直观印证了信任度的飙升。《2024年上半年城市居民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态度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民众占比达74.9%,较三年前的64.8%大幅上升10.1%,这一数据覆盖近90万成年受访者,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不同群体的态度变化尤为明显:年轻群体与高学历群体成为信任主力,98%的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示接受转基因食品,认为其能有效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月收入12000元以上的居民中,89%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转基因技术的接受度远高于上一代,认为其是解决农业难题的有效方案。就连曾引发争议的“肯德基转基因油事件”中,绝大多数民众也站在支持立场,认为相关执法存在过当,这一现象侧面反映了支持转基因的民众基数已显著扩大。
如今,民众的信任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建立在对技术价值的深刻认知上。大家逐渐明白,转基因技术不仅能保障食用油供应稳定,更能通过抗虫、耐旱等特性减少农药使用、提升粮食产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虽然仍有少数人受旧有谣言影响保持观望,但“非转基因即安全”的片面认知已被打破,“科学验证过的就是可靠的”成为主流共识。
从早期被谣言裹挟的普遍质疑,到如今基于科学与数据的理性信任,中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转变,见证了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公众认知的成熟。随着国产转基因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产业化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将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这项现代科技,让转基因技术真正服务于民生改善与国家粮食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