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振兴找到了“灵丹妙药”!
谁能想到,困扰教育界多年的“县中振兴”命题,竟被一根网线轻松破解!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同样的作息,足不出户,就能上家门口的“超级中学”。
河北某县中高考喜报上写着,这两年考上“985”“211”大学的学生,大多出自云班,甚至打破了多年的清北荒。
![]()
超级中学“云课”,效果刚刚滴!也成了“县中振兴”的福音。
当然,超级中学不是活雷锋。合作一个云班,80-100万一年,一网撒开几十个班,暴利啊。
在跨区域“掐尖”被限制下,超级中学终于找到了安全的“收割”之路。
超级中学要钱,县中家长要升学,地方政府要政绩,几方利益丝滑地捆绑在了一起。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某县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为县一中建设了全新校区,大力推动云班项目,5亿投资中,3亿元来自贷款。
据悉,云班一出,清北生数量提升明显,对其他县中可谓降维打击。
但是,其他县中也不会坐以待毙,你攀超级中学A的高枝,我抱超级中学B的大腿,新一轮军备竞赛开启,“剧场效应”再度升级。
超级中学的教学,是针对“掐尖”学生的“魔鬼训练”。超高强度让县中学生亦步亦趋,气喘吁吁;同步超级中学的作息,觉睡不好,饭也来不及吃。
超级中学某些学科的教学进度,比县中“快上一本书”;主端老师抛出的问题,让县中孩子鸦雀无声;更遑论云端的全英文授课,让县中孩子“如听天书”。
“特种兵”式的训练,让差异拉大。同一个班高考分数相差250分,少数尖子生踩着同伴的“尸体”冲向清北。
另一边,授课由主端教师包办,资料由超级中学提供,县中老师只当助教,做好后勤保障。
![]()
县中教师独立备课、上课的机会被剥夺,从教学主体变成按播放键的“工具人”。
而根据教育部“县中头雁教师计划”,教师本是县中振兴的核心。
当“输血”代替“造血”,看似“捷径”,其实是“依赖——退化——更依赖”的断头路。
最后,在这辆战车上谁也下不来,成本越堆越高,县中教师越来越弱,县中振兴成了“买分数”的虚假繁荣。
一根网线,可以连接城乡教育资源,也可能捆住县中自主发展的手脚。
高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特色化、多样化本是高中办学的应有姿态。
因为“云校”,一所超级中学克隆出无数超级班级,授课方式完全一致,人才培养高度雷同。
而这些高分学生的能力素养究竟如何,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某超级中学毕业生进入清北,学业普遍平平,厌学和心理问题则明显突出。
据透露,清北某些专业会明确拒绝某些生源,将其调剂处理。
但是又有何妨?对于县中来说,有了清北就有了金字招牌,就有了宣传噱头,也是地方官员亮眼的“红顶子”。
至于教育生态是否失衡,多数学生是否受益,早已不在考量之列。
![]()
随着超级中学垄断,县中“塌陷”愈演愈烈,“云班”成了后者拼命抓住的救命稻草。
超级中学通过“云班”“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实现了更为隐秘的教育垄断。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轻松搞定“振兴县中”,“云班”真是一把利器!
网络发达至此,偏远山区也几乎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全国一盘棋的基础具备了。
不妨建议,云聘超级中学教师,讲授中高考金牌课程,全国中小学齐步走。
如此,清华北大,不在话下;科教强国,指日可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