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上两款五代机隔空较量,背后藏着两国航空工业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答案就藏在那些会“说话”的雷达波里。
![]()
其所装的高性能的毫米波带立体面波阵列雷达不仅能在300公里的远距离对地面、海面上的目标都能先发觉,且能在敌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同时对60个目标都能保持跟踪,而且能对其中最具威胁的8个目标立即作出攻击的打击决策,这双“千里眼”得益于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它让战机在超视距空战中占尽先机。
其配五套有源的电子扫描阵列的N036“松鼠”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使其可对地面目标的最大距离可达40km,对空中目标的最大距离可达400km。
但雷达技术的较量不止于探测距离,更关乎材料革命——中国已在氮化镓半导体领域取得领先,这种材料的禁带宽度是传统砷化镓的两倍以上。
![]()
就像早期的战斗机中那块始终在机头的机械转动的手电筒般的早期的雷达,总是要不停的“摇头”地在天空中寻找那一道道的飞行目标。
这种机械扫描雷达不仅慢、不可靠,一次只能盯住一个目标。只在空战的那一秒钟的分分秒秒的争夺中,你还在“左右为难”地东摇西晃地找对头的同时,敌人的导弹早就已经飞到你的面前了。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将近上万个微小的“手电筒”都被巧妙的塞进了它的机头,每一颗都能独自发光地工作着,通过精确控制每个单元发射电磁波的“时间差”,让这些波在空间中相互干涉,形成灵活指向的波束,而天线本身完全不动。
这就好比从“一个保安用手电筒来回扫”升级为“一个指挥家同时指挥上千束光”指向不同目标。扫描速度是机械雷达的百万倍级,瞬间刷新整个空域情报。
![]()
歼-35的雷达系统包含超过1500个氮化镓T/R组件,每个组件都能独立工作。即使部分组件损坏,雷达仍能继续工作,可靠性极高。氮化镓半导体具有3.4eV的禁带宽度,远高于传统砷化镓的1.43eV,使得GaN组件能在更高电压和温度下工作。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氮化镓组件的输出功率是砷化镓的五倍以上。探测距离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战术优势的几何级增长。
根据雷达方程,探测距离与发射功率的四次方根成正比。雷达功率增加一倍,探测距离增加19%。
歼-35通过材料创新实现了功率密度和效率的双重突破,达到了对典型战斗机目标300公里以上的超视距探测能力。这与苏-57装备的雷达系统形成了代际差异。
![]()
苏-57在设计上对隐身能力有所考虑,通过改造机身结构、优化进气道布局以及运用新材料技术,据称其雷达反射面积可达0.1平方米。
而其真正的体现也就不仅仅是理论的数值了,更关键的就是后续的制造工艺能否将其完美地体现出来。消息来源提到苏-57在细节打磨上存在不足,比如机翼上能看到明显的铆钉,这会影响实际隐身效果。
其隐身设计更是将极致的体现了出来,雷达的反射截面积仅有0.01平方米,可想而知其对雷达的“扰动”就如同一只普通的海鸟的雷达信号一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敌方能探测到苏-57的距离是歼-35的数倍,在现代超视距空战中,这个差距往往是生死之别。
现代空战早已不是“西部牛仔式”的单打独斗。歼-35设计理念突出的一点是作为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关键节点。它与预警机、无人机、水面舰艇等平台高速、无缝交换信息。
![]()
基于与空警-600的高效的预警协同,歼-35可将预警机的更远的战场信息接收进来,同时本机的雷达又能始终保持静默,充分发挥了两机的有机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机动作战的隐身性和全天候的作战能力。这种协同作战模式大幅扩展了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圈,为舰队提供更长预警时间和更大防御纵深。
苏-57同样重视体系作战,已展示出与S-70“猎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2021年6月,一架苏-57曾指挥4架“猎人”无人机进行有人-无人编队作战测试。
而苏-57的设计则更是对这一传统的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将先进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具备了优异的亚音速的机动性。它在航展上展示的“落叶飘”等复杂机动动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但问题是现代空战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面对速度更快的空对空导弹和防空导弹,战机需要的是超音速区间的高机动性,而非仅仅是亚音速区的灵活。苏-57在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受到较大限制。
采用对歼-35的设计理念的深入挖掘手段,我们不难发现其脱离了极限的机动性追求,而是以更加深入的隐身、信息化和超视距的打击能力为核心的全新一代的歼击机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背后是对现代空战规则的重新定义:发现即摧毁,信息化优势比机动性更重要。
由此可见,F-35和J-20的设计之别,无疑是两者所体现的不同军事思想的碰撞和冲突,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我国战略性强国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就如同一名擅长单挑的神剑手的苏-57,讲究的是一剑抹的独擅之技;而歼-35则更像一个高超的“智网”战机,背后都有整个体系的有力支持。
![]()
未来战场的胜利不取决于单一平台的性能,而在于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效能。歼-35与空警-600预警机、055型驱逐舰编织的海空一体网,正在构建一个覆盖2000公里的实时感知作战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