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在日前结束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山东重工旗下六大业务板块携新产品、新科技集中亮相,共吸引全球超过140个国家、近3000名海外合作伙伴前来参会。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绿色重工”主题展馆尤为引人注目,展馆外圈是各种新能源卡车、公交车、旅行车、叉车等,位于内圈核心位置,则是潍柴商用车纯电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堆、甲醇发动机、氢内燃机、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展位,吸引了大量海外合作伙伴驻足观看。
![]()
在山东重工确定“新能源”作为集团四大战略方向之后,潍柴作为山东重工“动力核心”,正通过源源不断的新能源产品赋能集团商用车、工程机械、智慧物流、农业装备等板块,在业务全球化过程中抢占先机。
比如此次展会上亮相的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新品蓝擎X7,它体内搭载的200kW·h电池组,是当前轻卡行业的巅峰电量;蓝擎X1系列微卡,则是行业第一款刀片电池小卡,综合工况续航260公里,一度电多跑1公里,直击用户最核心的运营经济性焦虑。
而采用潍柴新能源动力电池、氢燃料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为动力的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山推股份、亚星客车系列产品,正不断抢占全球市场。
![]()
据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潍柴实现营业收入2500多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潍柴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幅高达122%。
其实,潍柴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深耕“蓄谋已久”。作为集团的核心业务,潍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呈现出前瞻性与多元化的态势。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早在十几年前,潍柴便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其坚持“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多路线并举,为此还投资了英国希锂斯动力、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等多家欧美公司,最终完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全球布局,形成了新能源动力总成及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2025年3月,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首台电池下线,潍柴在此布局了50GWh电池PACK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一期规划建设4条刀片电池PACK线,具备电池PACK 20GWh/年产能,已如期建成投产,为整个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而在甲醇发动机方面,潍柴历时十年、投入1.2亿元,2022年研发国内首款全自主商用甲醇内燃机。目前,装备潍柴甲醇增程总成配套的矿卡已批量销售,搭载潍柴甲醇发动机的货船已在长江批量投用,并利用低醇耗、低排放、高可靠性等优势引领行业绿色变革。
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山东重工提出,要打造成为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跨国集团,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为此确定的战略方向分别是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和全球化。
可以预见,在这一过程中,潍柴新能源将被赋予重任。
山东重工新能源转型总监王琛就表示,集团内有非常大的电池体量需求,预计2年之内会达到50个GW,潍柴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快就会有回报。而未来天然气、甲醇、包括氢燃料电池动力产品,在不同场景下,都会在市场中占有一定比例。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新能源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以高品质产品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编辑 | 徐松丽
版权 | 山东财经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