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评选工作的临近,国内高等教育界再度掀起热议。在以往的评选中,一批实力强劲但因各类因素遗憾落选的“双非”院校(非985、非211高校),如今已蓄势待发,凭借突出的学科优势、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持续的实力提升,成为下一轮双一流的有力竞争者。本文将对全国范围内极具潜力的候选院校进行全面盘点,看看哪些高校有望实现“逆袭”,跻身双一流行列。
![]()
江苏省:三强并立,各有所长
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江苏省此次有多所双非院校具备冲击双一流的实力,其中3所高校的竞争力尤为突出。南京工业大学的核心优势学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该学科在国内享有盛誉,其直接竞争对手是同样实力不俗的浙江工业大学,两校在化工领域的竞争将成为本轮评选的一大看点。江苏大学则聚焦于相对冷门但实力顶尖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机工程学科,在双非高校中稳居第一梯队,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为其加分不少。扬州大学以兽医学和化学为核心优势,其中兽医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在领域内认可度颇高,入选希望同样值得期待。
![]()
浙江省:学科突出,竞争激烈
浙江省的3所候选院校均手握“硬核”资本,入选可能性极大。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斩获A等级,与南京工业大学形成直接竞争,凭借顶尖的学科实力占据先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A-,更关键的是,国内其他省份鲜有以计算机为重点建设学科的强校与之抗衡,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入选前景明朗。温州医科大学的眼科专业堪称“王牌中的王牌”,稳居全国前三,且该学科特色极为独特,目前国内暂无其他医科大学在该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凭借稀缺性和顶尖实力,成为双一流的热门候选。
![]()
广东省:资源雄厚,势头强劲
广东省此次共有4所高校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入选概率颇高。广东工业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位居普通本科高校全国第一,且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丰硕,在该领域几乎没有对手,入选态势极为明朗。南方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大核心学科均晋升A等级,其中基础医学更是入选“101计划”,成为双一流的“板上钉钉”之选。深圳大学虽无A类学科,但作为深圳市重点扶持的高校,在人才建设、科研成果和国家重点平台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加之极高的录取分数和社会认可度,入选双一流几乎毫无悬念。广州大学以省会城市命名,近年来不惜重金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包括全职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师资队伍和科研实力实现质的飞跃,依托广州的城市影响力,同样具备强劲的竞争力。
![]()
山东省:农、师、工三足鼎立
山东省的3所候选院校均凭借A类学科站稳脚跟,各自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山东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山东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山东科技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全部晋升A等级,学科实力硬核。这三所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属不同领域,避免了直接竞争,各自的特色优势极为明显,入围双一流的可能性极高。
![]()
特色鲜明院校:国防军工+行业王者,板上钉钉
除了各省的热门候选,还有3所特色鲜明的院校几乎锁定入选名额。河北燕山大学是重型机械领域的“王者”,其机械专业实力超群,甚至超过多所985高校,在行业内的地位无可替代。山西中北大学和吉林长春理工大学均隶属于“兵工七子”,前者在仪器领域、后者在光学领域均处于国内顶级水平,作为国防军工类院校,其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独特的定位和顶尖的行业实力使其成为双一流的必然之选。
![]()
其他潜力股:领域强者不容忽视
除了上述重点院校,还有一批双非强校同样具备入选希望。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领域的综合实力强劲,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顶尖水平;昆明理工大学在工科领域积累深厚,科研成果显著;黑龙江大学的俄语等特色学科优势突出,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福建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实力雄厚,均在各自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望成为第三轮双一流的“黑马”。
第三轮双一流评选的大幕即将拉开,以上这些双非强校凭借各自的学科优势、科研实力和特色定位,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最终哪些高校能够成功“上岸”,让我们拭目以待。你认为还有哪些院校有希望跻身双一流行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