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场会议突然变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这次会议的提案并不复杂,却格外敏感,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共同推动,要求“解除对叙利亚朱拉尼政权的制裁”,也就是希望联合国正式承认这个在叙利亚北部盘踞多年、手上血债累累的政权。
然而,会议最后的表决让所有乐观者当场傻眼。中方投下了关键性的反对票,直接让这份提案夭折。当场气氛“降温”得像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
美国代表团当时甚至没掩饰不满,直言“中国的立场令人失望”;但事实上,中方这一步,不仅仅是“否决”,更像是拉下了朱拉尼政权通往国际合法化的闸门。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这个靠战争和极端主义站起来的政权,距离覆灭已经进入倒计时。
对很多人来说,朱拉尼政权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在叙利亚的乱局里,这个名字几乎代表了混乱的极致。它最早的根子是在“解放叙利亚阵线”(HTS)一个从“伊斯兰国”分裂出来的极端组织。
![]()
朱拉尼本人,原本是伊斯兰国的中层骨干,因为和高层理念不合,带着人马自立门户。分裂之后,他改头换面,自称“要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叙利亚伊斯兰政权”,但本质并没变:极端、武装、反叙政府。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新政权,而是旧恐怖组织换了个名字。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联合国和绝大多数国家都拒绝承认它的任何“政治权力”,甚至在官方文件中仍称它为“具有恐怖组织性质的地方当局”。
![]()
从历史记录看,朱拉尼政权的劣迹数不胜数。2014年前后,它的部队绑架西方记者、屠杀政府军俘虏,对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毒剂,还企图嫁祸给巴沙尔政府,在战场和舆论场“双管齐下”。
2016年,占领伊德利卜后,他们公开执行极端宗教法,随意处决平民。Qalb Lawza村那场屠杀,光是被当场杀害的村民就超过20人;一年后,在Sermin镇又屠杀十几名平民;到了2020年,阿勒颇附近又出现40多具被朱拉尼部队枪杀的平民尸体。
联合国的统计更令人震惊,叙利亚内战期间,由HTS及其演化组织直接造成的平民死亡总数,已经超过3.2万人。这些数字摆在那儿,根本没有“洗白”的余地。
![]()
哪怕内战结束后,朱拉尼政权仍没有停止制造血案。今年3月,一场被称作“叙利亚西海岸惨案”的事件震撼全球。朱拉尼部队以“镇压阿拉维派叛乱”为名,在西海岸地区对平民展开清洗,造成约1500人丧生。
当时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孩子被集中枪决,妇女被囚禁在营地。更离谱的是,朱拉尼政权此后还把3500多名极端分子整编进叙利亚政府军的第84师,美其名曰“国家融合作战部队”。
这意味着,在叙利亚的军队体系中,竟然开始出现恐怖分子的正式编制。这对于世界反恐体系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的挑衅。
![]()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带着浓重血腥味的势力,近来却有越来越多国家准备“为它松绑”。美国在内部早已秘密解除部分对朱拉尼政权的金融制裁,还和英国、法国一同提出解除安理会层级的制裁,企图让朱拉尼政权通过“国际合法性认证”。
令人意外的是,就连俄罗斯,也在近期与朱拉尼进行了接触。今年6月,朱拉尼被曝曾秘密访问俄罗斯南部城市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会见俄方反恐部门官员。从那之后,俄方对朱拉尼政权的口径明显软化。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朱拉尼洗白运动”正在国际层面悄然展开。
![]()
而中方在这个时间点坚决投下反对票,实际上是一记重锤。这不仅搅乱了部分国家的盘算,也让外界重新看到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底线原则。北京方面的立场非常清晰:反恐不容妥协。任何试图通过“包装极端势力”来重塑地区秩序的行为,都不可能得到中国的支持。
对中方来说,朱拉尼政权的问题不是“政治归属”,而是“反恐性质”。一个曾大规模屠杀平民、还在持续庇护极端分子的政权,无论名字怎么变,都不可能符合联合国宪章里的政权认定标准。
而更现实的考虑是,中国自身在全球范围内一向强调“反恐、安全、主权”三大核心利益。这三点任何一条被触碰,态度就会坚决。朱拉尼政权将极端分子整编入正规军,对国际反恐体系来说是地雷,对中国来说则是红线。
![]()
北京不会允许这种“恐怖组织政权化”的先例被合法化,否则未来任何地区的极端组织都能拿这套模板当挡箭牌。
更深层的原因是,中方一贯的“政权承认原则”向来谨慎而清晰,不干涉他国内政;二,新政权若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中国利益、履行国际义务,便可考虑承认。以往案例也说明这一点。
比如伊拉克2005年萨达姆倒台后重组新政府,中国很快承认新政权;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下台,“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中国也在确认其履行国际责任后迅速外交承认;2021年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北京保持接触,在其承诺反恐义务后逐步开放官方往来。
![]()
这种态度与西方不同,不看意识形态,只看行为标准,尊重国际义务即可。而朱拉尼政权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未履行反恐义务,反而用极端手段扩大影响,这种政权,中国拒绝承认,是原则问题,不存在讨价还价。
从现实角度说,中方投下反对票,不光是一次道义决定,也是战略考量。叙利亚的复杂局势对中东稳定有直接影响。自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一直是各种外部力量博弈的舞台,土耳其控制北部,俄罗斯驻军西部,美国暗中支持东北库尔德武装。
![]()
现在如果让朱拉尼政权通过联合国“合法化”,等于又增加一个能左右战场、制造混乱的玩家。中方的判断是,叙利亚问题能稳定,就必须确保威胁最小化,而朱拉尼政权显然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对朱拉尼来说,这一票是致命的。没有联合国解除制裁,他所有的外交活动、金融交易、国际援助通道都被卡死。美国虽然宣布单方面解除制裁,但那只是政治姿态,没有联合国授权,国际银行系统和援助机构不会和他有任何合作。
![]()
也就是说,就算有国家愿意帮,也没法帮。他的政权依旧在法律意义上是“恐怖集团”,一切对外关系都是灰色地带。再加上他的统治本就脆弱,经济停摆、民怨高涨,民众抗议不断。如果没有国际合法性撑腰,这个政权可能很快土崩瓦解。
对叙利亚整体局势来说,这一票同样可能引发“地震”。一方面,支持朱拉尼的国家会更难协调行动;另一方面,那些仍支持巴沙尔政府的国家,包括伊朗、中国、部分阿拉伯国家,则可能趁此契机推动新一轮政治整合,让叙利亚重回统一路径。
过去几年,国际社会对叙问题基本陷入僵局,巴沙尔政府虽然保住了政权,但国土支离破碎。而这次中方的态度,可以视作对“叙利亚合法政府唯一性”的间接加持,也是对国际社会误判的纠偏。
![]()
这件事的深层意义在于,它再次凸显了中国在国际安全议题上的理性姿态。西方国家赞同解除制裁的理由,主要是从地缘战略出发,他们认为朱拉尼政权可以牵制伊朗和巴沙尔,是“可用的地方武装”;而中方的出发点是全球反恐秩序,不允许恐怖主义重新披上合法外衣。这正是中西方在中东问题上最大分歧所在。前者短视地追求局部利益,后者关注体系稳定。
从长远来看,中方这一票的影响不会局限在叙利亚。它传递了一个信号:在多极化时代,国际游戏规则的把握不再由少数大国说了算,任何一方都无法绕开中国的立场。过去,西方总以为只要打“反威权”“人道主义”牌,就能让中国退让。但事实一次次证明,只要问题触及到反恐、主权与秩序红线,中国的态度永远是“寸步不让”。
![]()
有人说,中方是“否决过度”,是为反对而反对。但如果我们看朱拉尼政权当下的所作所为,就会明白这根本不是“政治赌气”,而是“道义底线”。
任何一个正规国家,都不可能允许恐怖组织洗白进联合国。今天朱拉尼能过,明天“青年党”、后天“博科圣地”是不是也能要求“入常”?那整个国际秩序就不用玩了。
所以,这一票不是简单的反对,而是一种制度性防线。中方之所以能顶住巨大外交压力,说到底是因为这背后是一套成熟稳定的外交逻辑,秩序必须建立在反恐和主权的底层规则之上。
![]()
哪怕这条路上别人选择了“实用主义”,中国选择的依然是“原则主义”。朱拉尼政权如果真的想被认可,那就必须先清理门口那堆血债,彻底摆脱极端主义,而不是指望靠一场安理会投票就能洗白。
如今,国际社会可能还会继续在叙利亚问题上各怀算盘,但中国的这张反对票,已经注定会成为这场大博弈的分水岭。
![]()
朱拉尼想借联合国“转正”的梦,被彻底封死,而叙利亚也许真的要迎来新的格局。对于那些以为可以“摸中国底线”的国家来说,这次的铁板,可能是一次难忘的教育。
参考信源:一票否决!叙利亚朱拉尼要认清,中方这关不过,俄罗斯力挺也没用
2025-10-31 17:54
每日财经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