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3种食物比较有意思,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很“酸”。
没错,就是酸甜苦辣咸的那个“酸”。
研究发现,很多酸味食品都对改善血糖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下面这3种:
01
浆果
在所有的水果中,天然带点酸味儿的浆果是最适合糖尿病人吃的。
因为浆果类的水果,往往富含大量的“活性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两种物质都有改善血糖的作用。
比如,研究发现,蓝莓所含的花青素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作用。
猕猴桃则富含维生素C,有“维C之王”的美誉。国内的一项研究发现:用猕猴桃代替一部分主食,餐后血糖比只吃主食更低。
不过,不同的浆果,含糖量差异较大,从每100克含糖约4-5克的低糖品种到含糖量超过15克的高糖品种不等。
对糖尿病人来说,最好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浆果种类,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02
食醋
醋能改善餐后血糖,国内外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
比如,《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上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结论是:膳食中添加醋可以显著降低受试者的餐后血糖指数。
 ![]()
醋为什么能改善餐后血糖?
“秘诀”在于它可以降低消化酶的活性。
我们知道,食物中最主要的升糖物质是“淀粉”。淀粉进入肠道后,会被肠道中的各种“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随后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就会使血糖升高。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进入肠道后,会降低消化酶的活性,使淀粉分解变慢,从而减慢淀粉分解为血糖的速度,使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下降。
03
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也能改善餐后血糖,但是原理和食醋有所不同。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食用酸奶、发酵干酪、蔬菜盐水饮料或泡菜等其他发酵食物,不仅可以丰富人体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还可以降低人体内炎症标志物。
而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里面,就有肠道菌群失衡和体内慢性炎症反应这两条。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发表过一项声明,支持“酸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观点。
其实,早在201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酸奶摄入量较高的人,患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很少喝酸奶的人降低17%。
酸奶中的乳酸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即便是含糖的酸奶,升糖指数仍然比米饭、馒头等主食要低。当然,如果不加糖就更好了,虽然口感会差一点。
那么,到底每天要喝多少酸奶,才有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效果?
FDA认为,依据现有的证据,每周喝两杯符合健康标准的酸奶,对健康可产生有益影响。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3种对血糖有益的食品,记得转发给想减肥控糖的家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