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
校长也是一种“专业”,是能做“专业之事”的“专业之人”,“专业之人”亦须有“专业之功”。有人说,校长需有“绣花功夫”的精细,需有“金刚钻功夫”的多能。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校长更需兼具“登山功夫”的远见、“搭桥功夫”的融通、“点灯功夫”的引领,以五个功夫筑牢教育根基,成就师生的成长,点亮万千星辰,走出一路花开,一路风景。
1
“绣花功夫”
于细微处见真章
“绣花”是一门需要精心、专注和细腻的手工艺术,匠人必须心无旁骛、一丝不苟,才能绣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将“绣花功夫”用于学校管理,尤其是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与执行、方案的贯彻与落实等方面,更能体现出注重细节、讲求精准、扎实深入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真正的卓越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教育是一项“慢工程”,更需要校长以“绣花”般的耐心与细致,深耕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绣花功夫”,是对教育细节的极致追求,是对师生需求的精准捕捉,更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敬畏。
“绣花功夫”是精准施策的前提,体现的是担当与责任。干什么事,尤其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事,都需要踏踏实实做足功课。做好针线活,必须懂布料、会针法;出台和实施政策,更要摸清实情、找准症结。“绣花功夫”就是要蹲下来、走进去,深入课堂、办公室、餐厅和师生面对面聊天,听真话、察实情,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能把握大局、又能洞察细微”,这样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真正触及问题的“末梢神经”,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绣花功夫”是一种谋事要实的作风,是对待工作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是对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表现。
校长的“绣花功夫”体现在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在课程设置上,要细致调研师生需求,打造精准对接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在师资培养上,要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助力教师实现专业突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注重每一个文化符号的设计,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育人的载体。正如绣花需要一针一线的精准勾勒,教育也需要一点一滴的细致打磨。唯有以“绣花功夫”深耕细作,才能让教育的种子在细微之处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2
“金刚钻功夫”
以硬功揽瓷器活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精准道出能力与担当的深层关联。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掌舵人”,肩负着雕琢教育精品的重任,必须练就集专业引领、统筹协调、创新破局于一身的“金刚钻功夫”,强内功、修实功、练硬功,磨亮“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干出“漂亮活”。
校长的“金刚钻功夫”,在深耕课堂的专业引领力。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校长唯有扎根教学一线,才能精准把握教育脉搏。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曾强调:“校长必须深入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理念落地的关键所在。”即便80多岁高龄,仍坚持每周听青年教师上课、评课,手把手传授教学经验。这种扎根一线的专业硬功,正是校长引领教师成长、夯实教学根基的核心底气。
校长的“金刚钻功夫”,在统筹兼顾的协调统筹力。学校是复杂的有机体,教学、德育、后勤、家校协同等环节环环相扣,任何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成效。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时,既要应对资金短缺、场地简陋的困境,又要协调多方关系,兼顾教学质量与师生生活,凭借全面协调能力将乡村师范办得有声有色。这种整合资源、兼顾各方的智慧,是保障学校高效运转的关键。
校长的“金刚钻功夫”,在敢闯敢试的创新破局力。教育改革无现成路径可循,面对课程陈旧、发展瓶颈等“硬骨头”,校长需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一定要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发挥智慧与魄力,不断淬炼,百炼成钢、淬就真金,炼就坚不可摧的硬本领和应变自如的软实力,达到越而胜己、炉火纯青的卓越境界,以全能素养应对各类“瓷器活”,引领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
“登山功夫”
于高处谋全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者,不能只埋头于日常的琐碎事务,更需要具备“登山”般的远见卓识,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谋划学校的未来。所谓登山功夫,是立足当下、放眼长远的战略眼光,是把握教育规律、引领发展方向的能力,更是为学校绘制宏伟蓝图的智慧。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需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与耐心。“登山功夫”意味着校长要具备战略思维与全局意识。要能够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能够跳出学校看教育,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不断拓宽办学视野;要能够抓住教育发展的关键机遇,带领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如登山需要明确的目标与科学的路线,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清晰的规划与正确的方向。具备“登山功夫”,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引领学校在教育的征程上“跃过一山又过一峰”,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4
“搭桥功夫”
于融通中聚合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这就需要校长具备“搭桥”般的沟通协调能力,搭建起学校与家庭、社会、同行之间的桥梁,凝聚起育人的强大合力。“搭桥功夫”,是打破壁垒、促进融通的智慧,是真诚沟通、赢得信任的艺术,更是整合资源、共建教育生态的担当。
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过,如果一定要将沃尔玛的管理浓缩成一种思想,那最可能就是沟通。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企业就像一幢建筑物,墙壁分开了职务,地板区分了层级,沟通是把所有的人集聚在一个打通的大房间里,为了共同的梦想而打拼。
校长的“搭桥功夫”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对内管理上,要搭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在对外交流上,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桥梁;要主动对接社会资源,搭建学校与社会合作的桥梁,为学生的实践与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校际互助的桥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校长具备相识、相知、相融的“搭桥功夫”,才能打破教育的“围墙”,汇聚起各方育人力量,凝聚各方教育智慧,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生态。
5
“点灯功夫”
于引领中启心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校长要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校长作为教育的引领者,不仅要引领学校的发展,更要像一盏明灯,照亮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路。校长的“点灯功夫”,就是用理想与信念引领师生前行的力量,用爱心与智慧唤醒师生潜能的艺术,更是用人格魅力感染师生的境界。
拥有“点灯功夫”,意味着校长要拥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与高尚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师生树立榜样;要关注师生的精神需求,用爱心与关怀温暖师生的心灵,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要善于发现师生的潜能与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自信与力量。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校长的五重功夫,既是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坚守,也是对教育智慧的传承与创新。唯有不断锤炼,才能在教育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校长派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2025年11月9日—11日我们在西安不见不散,年度盛会,期待您的加入,欢迎扫码报名!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政理实
作者|高振荣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