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钍基熔盐堆领跑全球 140万吨钍藏解锁千年能源 美国卡脖子失效

0
分享至

2025年11月1日,甘肃武威的茫茫戈壁上,一座银白色的反应堆建筑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中国科学院的官宣消息如同惊雷划破能源界:全球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钍基熔盐实验堆在此建成,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技术突破,而是中国在第四代核能领域扔下的"王炸"——从此,我们手握占全球近75%的钍资源宝库,彻底摆脱对进口铀的依赖,百年能源安全困局迎来破局之日。



一、能源困局:被铀扼住的"咽喉"与钍的逆袭

"每建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年就要消耗200吨天然铀,而我国已探明铀储量仅够支撑百年需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晨的话,道出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核心痛点。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我国每年消耗的铀资源中80%以上依赖进口,主要来源集中在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地缘政治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能源安全警报。



这种"卡脖子"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铀价剧烈波动,我国核电项目曾因燃料供应不确定性被迫放缓。反观钍资源,我国最新探明储量已超1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近四分之三,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钍储量就达120万吨,相当于2.8亿吨铀的能量当量。更具战略价值的是,这些钍资源多与稀土伴生,每开采1吨稀土就能附带回收200公斤钍,堪称"买一送一"的资源红利。

为何如此丰富的资源直到今天才"发光发热"?这背后藏着一段国际能源博弈史。冷战时期,美国率先开展钍基熔盐堆研究,却因钍无法用于制造核武器而放弃,转而全力发展铀基反应堆。苏联、印度等国虽紧随其后,但都卡在了熔盐腐蚀、在线燃料处理等技术瓶颈上。我国从2011年将钍基熔盐堆纳入国家战略先导专项,集结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终于在2025年实现"弯道超车"。

二、技术解密:戈壁堆里的"点石成金"术

在甘肃武威的实验堆控制室里,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记录着人类能源史上的关键一刻:钍-232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成功转化为可裂变的铀-233。这个被科学家称为"点石成金"的过程,正是钍基熔盐堆的核心机密。



与传统核电站相比,这座实验堆的设计堪称"反常识"。它没有巨大的高压容器,而是将钍燃料溶解在600℃以上的液态氟化盐中,这种熔盐既是燃料载体,又是冷却剂,在常压下就能稳定运行。"传统压水堆像高压锅,而熔盐堆更像保温壶。"项目总工程师李建刚打了个比方,"700℃高温下无需加压,从根本上杜绝了爆炸风险。"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永续运行"能力。传统核电站每18-24个月就要停堆换料,而钍基熔盐堆可实现在线补料和废料提取,燃料利用率达到传统铀基反应堆的100倍以上。数据显示,1吨钍的发电量相当于350万吨煤炭或200吨铀,按我国年发电量8万亿千瓦时计算,现有钍资源可满足2万年电力需求。

这份成就的背后,是14年的技术攻坚。最棘手的难题是熔盐腐蚀——高温氟化盐能溶解绝大多数金属,曾让美国实验堆的管道3个月就报废。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Hastelloy-N镍基合金材料,经过上万次腐蚀实验,终于找到"抗腐蚀配方",使管道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如今,实验堆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连最精密的在线后处理系统也实现自主可控。



国际原子能机构2025年评估报告指出,中国钍基熔盐堆的稳定运行(已连续运行超两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验证了钍燃料循环的技术可行性,"为第四代核能树立了技术标杆"。

三、安全革命:福岛事故不会重演的底气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这句话在钍基熔盐堆上得到了极致体现。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冷却系统失效导致堆芯熔化的场景,成为全球核电的"噩梦",而钍基熔盐堆的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隐患。

其核心是"被动安全"设计——当系统检测到温度异常或动力中断时,堆底的应急排盐阀会自动打开,高温熔盐依靠重力流入地下的安全罐中。这些安全罐采用特殊混凝土浇筑,能承受1200℃高温,熔盐流入后会迅速凝固,衰变热通过空气自然冷却即可消解,无需人工干预。"就算发生极端事故,放射性物质也会被牢牢锁在罐中,不会扩散到环境中。"核安全专家张伟解释道。

核废料处理难题也被大幅缓解。传统铀基反应堆产生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半衰期长达数万年,需深埋地下隔离。而钍基熔盐堆产生的高放射性核废料仅为铀基堆的10%,且毒性衰减周期从数万年缩短至300年,相当于"把核废料的危害期从人类文明史缩短到近代史"。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配套研发的"启明星二号"装置,能将核废料的利用率从1%提升至95%,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无水冷却的特性则让核电站摆脱了地理限制。传统核电站因需大量冷却水,必须建在海边或大江大河旁,而钍基熔盐堆可建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沙漠戈壁——甘肃民勤的实验堆选址正是如此,这为我国西北能源基地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四、应用爆发:从沙漠电站到氢能时代

在甘肃民勤的实验堆旁,一座小型氢能生产车间已投入试运行。堆芯产生的700℃高温热能,直接驱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每立方米氢气能耗仅3.3度电,成本较传统电解法降低40%,比化石燃料制氢还低15%。"这只是开始,钍基熔盐堆的高温特性能解锁十几种应用场景。"项目应用负责人赵琳介绍道。



高效发电是最直接的应用。实验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发电效率达50%,较传统压水堆提升15个百分点。按100兆瓦级电站计算,每年可发电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相当于植树176万棵。中核集团已在甘肃规划"核能+光伏+风电"综合能源基地,利用熔盐堆的稳定性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预计2030年建成后可满足河西走廊20%的用电需求。

工业供热市场更具潜力。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工业领域高温热需求中约15%可由钍基熔盐堆替代,对应潜在市场规模逾120亿美元。我国化工、冶金行业每年消耗大量燃煤锅炉供热,若改用熔盐堆供热,单家大型钢铁企业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0%以上。甘肃某化工项目已率先采用熔盐堆蒸汽直销方案,将投资回收期缩短至8年。

更具想象力的是移动能源应用。熔盐堆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可模块化设计成"核动力包"。科研人员透露,已开展船舶核动力研究,若应用于远洋货轮,一次加注钍燃料可续航10年,碳排放接近零。未来甚至可能用于极地科考站、月球基地等极端环境供电。

五、产业布局:2035年万亿市场的中国蓝图

在实验堆建成的同时,甘肃民勤红沙岗的10兆瓦研究堆已开工建设,这座热功率60兆瓦的反应堆将验证高功率下的稳定性,预计2029年并网发电。这只是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背后是一张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万亿级产业蓝图。

第一步(已完成):2025年前建成2兆瓦实验堆,实现钍-铀转化和稳定运行,获取关键数据;第二步(2025-2029年):建设10兆瓦小型模块化示范堆,验证商业化可行性,形成核心设备产业链;第三步(2030-2035年):推进百兆瓦级电站建设,在甘肃、新疆等钍矿富集区形成规模化应用,带动装备制造、熔盐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爆发的迹象已初步显现。2024年我国熔盐换热器出口额同比增长210%,主要流向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俄罗斯对欧洲的核级石墨禁运后,意大利厂商纷纷转向中国采购。在国内,上海某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建设成本控制在3500美元/千瓦以内,仅为传统核电站的70%;内蒙古、甘肃等地规划的钍燃料循环产业园,已吸引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也已提上日程。中法已签署钍燃料循环联合研究协议,印度计划引进中国熔盐泵技术,法国电力集团更放弃自主研发,选择与中国合作开发海上浮动式核电站。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熔盐堆安全导则》制定中,我国凭借运行数据优势拥有重要话语权,有望主导全球第四代核能标准体系。



据产业世界预测,2025年全球钍基熔盐堆市场规模将达28亿美元,中国占比超45%;到2035年商用堆规模化后,我国核装备出口额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带动全产业链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

六、全球变局:能源版图的中国重塑

钍基熔盐堆的突破,正在悄然改写全球能源格局。长期以来,铀资源分布决定了核电产业话语权——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控制全球70%的铀储量,曾多次利用资源优势影响国际铀价。我国钍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打破这种"资源垄断",形成"西铀东钍"的新格局。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次"能源平权"的机会。许多国家缺乏铀资源和水资源,但对电力需求迫切,钍基熔盐堆的无水冷却、安全易维护特性恰好契合其需求。东南亚某国已与我国洽谈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合作,计划用于海岛供电和海水淡化,这种"量身定制"的能源方案,将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新名片。

对全球"双碳"目标而言,钍基熔盐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当前全球能源转型面临"减排与发展"的矛盾,而熔盐堆既零碳排放,又能提供稳定基荷电力,可替代煤电成为能源系统的"压舱石"。国际能源署测算,若2050年前全球建成500座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5亿吨,占全球减排目标的1.5%。

回望历史,从煤炭时代到石油时代,每一次能源革命都重塑了世界格局。如今,钍基熔盐堆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正从能源消费大国向能源技术强国跨越。在甘肃戈壁的烈日下,这座银白色的反应堆不仅点亮了西部的天空,更照亮了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被问及技术是否会对外转让时,项目负责人的回答掷地有声:"核心技术绝不售卖,但我们愿意与世界共享和平利用核能的成果。"这或许就是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的担当——用自主创新破解全球难题,用开放合作引领时代变革。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抵达杭州的米舒斯京,表面风平浪静,眼底的压力堪比顶住山崩

刚抵达杭州的米舒斯京,表面风平浪静,眼底的压力堪比顶住山崩

荣亭小吏
2025-11-03 16:07:00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目击者透更多,上海地铁回应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目击者透更多,上海地铁回应

振华观史
2025-11-03 14:30:22
翁青雅采访朱珠太尴尬,网友:不敢看第二遍

翁青雅采访朱珠太尴尬,网友:不敢看第二遍

封面新闻
2025-11-02 20:29:04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山河路口
2025-11-03 23:40:25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山河路口
2025-11-03 17:06:51
揪心,20岁中国女生东京失联27天!失联前曾打听日本知名自杀森林,当地找人志愿者呼吁:需要大家的帮助……

揪心,20岁中国女生东京失联27天!失联前曾打听日本知名自杀森林,当地找人志愿者呼吁:需要大家的帮助……

极目新闻
2025-11-04 09:05:05
浪费天赋!34中10+三分9中2,状元郎改造失败,基德,真是固执啊

浪费天赋!34中10+三分9中2,状元郎改造失败,基德,真是固执啊

球童无忌
2025-11-04 00:04:15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4 00:03:53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八卦疯叔
2025-11-03 11:41:26
刚刚,华为新机突然上架,这价格爱了!

刚刚,华为新机突然上架,这价格爱了!

科技堡垒
2025-11-03 11:11:45
98元1串、排队2小时!奶皮子糖葫芦爆火,薛记炒货、乐乐茶也跟风?

98元1串、排队2小时!奶皮子糖葫芦爆火,薛记炒货、乐乐茶也跟风?

北京商报
2025-11-03 20:48:37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睿知睿见
2025-11-04 07:49:11
董军对美表态激起千层浪,当着战争部长的面,解放军定调两岸统一

董军对美表态激起千层浪,当着战争部长的面,解放军定调两岸统一

吴欣纯Deborah
2025-11-03 10:14:10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南宫一二
2025-11-04 08:24:12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霹雳炮
2025-11-01 21:05:52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02 16:31:10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2025-11-04 11:12:49
小鬼头体育
小鬼头体育
分享体育
2443文章数 21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头条要闻

阿里员工离职创业 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头条要闻

阿里员工离职创业 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艺术
手机
数码

教育要闻

英文版傲慢与偏见语音课02

无论女人多大年纪,秋天都要准备几件“针织衫”,温柔舒适

艺术要闻

书法界新风潮:盲书究竟是创新还是迷失?

手机要闻

双11旗舰首选!一加15性能Ultra重磅开售,3999元起解锁全能体验

数码要闻

小米占比超60%,华为第二,荣耀第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