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位藏族老人,将中国实控线向印度推进5公里,他是怎么做到的?

0
分享至



话说在中印边境那块地方,事情总是挺复杂的,尤其是藏南地区。实际控制线这东西,不是地图上画的那么简单,而是靠人一步步守出来的。桑杰曲巴这个人,就是典型例子。他生在1924年,那时候西藏还处在旧社会,藏民日子过得苦哈哈的。他出生在玉门乡,后来改名叫玉麦乡,就在中印边境线上,海拔3600多米,冬天雪封山,交通闭塞得要命。

年轻时候,他当农奴,给领主干活,乞讨过日子,基本没啥好日子过。1951年,解放军进藏,他看部队帮老百姓,就主动带路,给情报。几年下来,他加入了党,成了骨干。1959年民主改革,藏民分了地,他也得了份。

1960年,玉麦乡正式成立,他当了乡长。那时候乡里就三户人,条件差,其他人慢慢搬走,到1964年,只剩他和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妻子早几年病故了,因为雪大路堵,没及时医治。这事让他挺难受,但一家人决定留下来守着这片地。



玉麦乡的位置关键,就在中印边境前沿,能俯瞰印度平原。从战略上看,这地方丢不得。印度那边从50年代就开始蚕食土地,趁中国忙朝鲜战争,偷偷占了不少地。藏南问题就这样拖下来。桑杰曲巴知道,如果没人住,印度就容易占便宜。

他带着女儿把家往南挪了5公里,从半山腰迁到玉麦河谷。这么一挪,直接把中国实际控制线往前推了5公里。怎么推的?主要是通过长期住在那,放牧巡边。每天他们一家放羊,扩大活动范围,在边界附近挂国旗,遇到印度兵就报告给解放军。

印度几次想占地,都被挡回去了。桑杰曲巴年纪大后,女儿接班跑腿报信。这样坚持下来,保住了1987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那边为了避麻烦,主动后撤了点。就这么点事,但做起来不容易。

其实,桑杰曲巴这人挺实诚的。他从旧西藏过来,知道解放后日子变好,就铁了心守边。玉麦乡人口少,但作为乡级单位,得有人管。他当乡长后,管生产,管巡边。60年代初,中印冲突升级,1962年自卫反击战打响。他帮运物资,组织当地人支持前线。

战后,边境还不安稳,印度巡逻队常来探头。他就把家迁下去,住得更靠边。迁家不是一蹴而就,得逐步适应。放牧是主要方式,羊群走到哪,控制就到哪。

挂旗帜是常见做法,五星红旗一插,表明主权。女儿卓嘎和央宗从小跟着学,成年后成了主力。卓嘎后来当乡长,央宗帮手。她们姐妹俩守了多年,成了模范。



守边这事,说白了就是日常积累。桑杰曲巴一家没啥高科技,就靠人住着,活动着。印度那边军队装备好,但他们不敢轻易动手,因为国际影响大。桑杰曲巴报告情报及时,解放军就能快速响应。一次次下来,印度就退了。

推进5公里,不是打仗推的,而是住出来、守出来的。玉麦乡从三人乡变成现在两百多人的地方,离不开这基础。1996年后,新居民进来,乡里热闹起来。桑杰曲巴2001年去世,77岁。他的事迹传开,国家表彰姐妹俩。

玉麦现在是小康示范乡,路通了,电来了,旅游也起来了。但核心还是守边精神。



再聊聊背景。中印边境争端从殖民时代就开始,英国画的麦克马洪线,中国不认。印度独立后,继续占藏南。50年代,中国修路,印度往前推。实际控制线就是双方军队实际管的地方。桑杰曲巴的迁家,直接影响了隆子县段的控制。

他从玉碓搬到玉麦,挪了5公里,这在地图上小,但实际意义大。保住的土地约2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个县大。印度那边叫阿鲁纳恰尔邦,但中国主张主权。桑杰曲巴没文化,但懂爱国。解放后,他看到变化,就回报社会。女儿们继承这点,现在第三代也参与。



守边不是浪漫事,苦多。玉麦冬天封山7个月,物资靠背进来。桑杰曲巴一家吃糌粑,喝酥油茶,医疗靠草药。女儿没上学,就在家学识字。但他们没抱怨,坚持34年。到80年代,乡里还是三人。90年代,国家重视边境,派人支援。



桑杰曲巴放羊,顺便巡边。女儿帮着记日志,报情况。没大英雄主义,就是日常。印度兵有时来挑衅,但他们不怕,靠政策支持。国家给补贴,边民有补助。玉麦现在旅游热,游客看标语“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桑杰曲巴去世后,墓在山坡,成了纪念点。



桑杰曲巴用行动证明,边境稳靠人。没他一家,藏南少块地。现在玉麦繁荣,感谢他们。故事告诉大家,爱国实际点,从小事做。守边者多,国家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鲁尼力劝图赫尔弃用凯恩!力挺35岁维尔贝克7年后,重返英格兰队

鲁尼力劝图赫尔弃用凯恩!力挺35岁维尔贝克7年后,重返英格兰队

夜白侃球
2025-11-04 10:53:10
莫兰特禁赛复出18+6+10灰熊仍输活塞 坎宁安33分末节19分

莫兰特禁赛复出18+6+10灰熊仍输活塞 坎宁安33分末节19分

醉卧浮生
2025-11-04 12:07:31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军机Talk
2025-11-03 15:36:42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风过乡
2025-11-04 06:29:12
假球是怎么踢出来的?揭秘前国足主教练李铁从球王到囚徒堕落内幕

假球是怎么踢出来的?揭秘前国足主教练李铁从球王到囚徒堕落内幕

易玄
2025-11-03 11:53:46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澎湃新闻
2025-11-03 21:36:31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阿纂看事
2025-11-03 08:04:26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游者走天下
2025-11-03 14:07:05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4 11:54:59
决胜封盖!阿门27+5+4为火箭取四连胜 赛后盛赞申京彰显高球商

决胜封盖!阿门27+5+4为火箭取四连胜 赛后盛赞申京彰显高球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4 11:44:54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沧海旅行家
2025-11-03 17:10:08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扬子晚报
2025-11-03 21:05:58
药典:3种中草药已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药典:3种中草药已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5-10-29 20:43:56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冷紫葉
2025-11-03 15:00:24
逼理想主动召回一万台MEGA的,为什么是小小的冷却液?

逼理想主动召回一万台MEGA的,为什么是小小的冷却液?

差评XPIN
2025-11-04 00:07:44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篮球实录
2025-11-03 22:40:17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三楼的猫头鹰
2025-11-02 15:31:48
2025-11-04 12:24:49
娱乐圈的哔哔王
娱乐圈的哔哔王
带你深扒娱乐圈的人和事儿
462文章数 130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又是母慈子孝的一天,人类幼崽

教育要闻

“校长啊,不要再逼我了!”35岁女教师患焦虑症,校长却不许请假

手机要闻

水冷散热科技狠活 红魔11 Pro+通吃移动游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