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媒体消息,1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放宽对Nexperia电子元件出口至欧洲的禁令。这一决定标志着在中欧半导体紧张局势中出现缓和信号,也让此前因芯片供应中断而担忧不已的欧洲汽车产业暂时看到转机。
01 中国宣布部分出口豁免
中国商务部周六在声明中表示,将“综合审查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给予豁免”。此举意味着此前全面冻结的出口限制将有所放松,部分来自中国的Nexperia电子组件可重新出口至欧洲市场。
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是全球重要的中低端半导体元件制造商,生产二极管、稳压器和晶体管等关键零部件。这些看似基础的芯片,却是汽车电子、电力管理系统和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2 荷兰接管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争端的根源在于荷兰政府9月底的决定。荷兰政府此前宣布事实上接管已被中国资本控股的Nexperia。该公司自2018年起隶属于中国闻泰科技。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宣布禁止从境内向欧洲再出口Nexperia产品——此举相当于切断了欧洲汽车制造商依赖的关键供应链。
“这次封锁几乎让欧洲汽车业陷入恐慌。”一位德国业内人士表示。欧洲多家整车厂,如大众、雷诺和斯特兰蒂斯,在车载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Nexperia组件。
03 德国谨慎乐观:紧张关系出现“积极信号”
作为欧洲最大汽车生产国,德国对中国的决定反应迅速。德国经济部发言人11月1日(周六)表示:“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是紧张局势开始缓和的积极信号。”不过,他同时警告称,“目前尚无法全面评估此决定的长期影响。”
欧盟方面也证实,中欧代表于10月31日(周五)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了Nexperia及更广泛的半导体合作问题。
04 欧洲汽车业的“芯片焦虑”
根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的数据,Nexperia供应了欧洲汽车行业近一半的基础电子元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曾警告,如果出口禁令持续,欧洲汽车生产将“在数周内陷入瘫痪”。
这些芯片大多先在欧洲生产晶圆,然后运往中国进行封装和测试,最后再出口回欧洲客户。因此,中国禁令不仅是贸易问题,更是一次供应链断裂危机。
05 中欧关系的“技术试炼”
Nexperia事件凸显出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脆弱处境。虽然欧盟正在推动“欧洲芯片法案”(EU Chips Act),试图将全球芯片生产份额提高至20%,但短期内仍严重依赖亚洲供应链。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出口禁令以及随后部分放宽,是中欧科技博弈的现实写照。“北京在向布鲁塞尔释放信号:如果欧洲在产业政策上继续采取排他性措施,中国也有反制的工具。”一位布鲁塞尔智库成员表示。
06 危机缓解,但阴影仍在
尽管出口禁令暂时松动,欧洲业界依旧保持警惕。一位法国汽车供应商负责人表示:“这次事件说明,欧洲需要重新思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掌控能力,否则任何地缘政治震荡都可能让整个产业链停摆。”
(欧洲时报/ K 编译)
编辑:K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