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楼下早餐摊位又排起了长龙,蒸汽腾腾的包子、香味四溢的油条,还夹着摊主打鸡蛋的清脆声音。鸡蛋几乎成了许多人早饭的标配,摊上一锅煮蛋一会儿就见底。有人天天吃鸡蛋,年复一年,从来不觉得腻,甚至觉得“不吃鸡蛋,一天都没精神”。
但也有人一直在犹豫,这鸡蛋到底是吃多了好,还是会出问题?长年累月地早饭吃鸡蛋,身体到底会怎么样?这事,医生还真说得明明白白,背后不少学问。
![]()
鸡蛋的营养密度,在众多食物里是出了名的高。它几乎把身体一天早上最需要的营养都备齐了。蛋白质含量高是一方面,更关键是它的氨基酸组成很接近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
比起豆腐、馒头、牛奶甚至瘦肉,鸡蛋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更高。蛋清里的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等,更是参与身体多种代谢过程,这些可不是吃点青菜或者粥能比的。
吃鸡蛋最明显的好处之一就是肌肉不会那么容易掉。尤其上了年纪之后,肌肉流失是很常见的。很多人走着走着路就没力气了,站起来不稳、上楼喘得厉害,大多和肌肉减少有关。
有研究指出,如果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比如一个鸡蛋,能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肌肉质量。蛋白质是合成肌肉的基础材料,不吃或者吃得少,就像工地缺了砖头,哪还能盖房子。
![]()
更妙的是,鸡蛋不仅养肌肉,还养脑子。蛋黄里的胆碱是大脑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这种物质和记忆、学习能力息息相关。
胆碱水平充足的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会更慢,大脑也更不容易出现衰退迹象。所以不少人说早餐吃了鸡蛋,大脑清醒得快,一上午干活都不打瞌睡,这不是错觉,是真的身体给出的反馈。
记忆力方面的作用也挺有意思的。哈佛大学有项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摄入鸡蛋等胆碱含量高的食物的中年人,到了60岁以后记忆力丢失的概率比其他人低了近25%。
当然不是光吃鸡蛋就能永远聪明,但确实是个好习惯,有助于维持大脑状态。这事放在现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里,显得更重要了。
![]()
说到鸡蛋,还有一项被很多人忽略的价值,那就是对骨骼的好处。不少人只盯着钙,其实鸡蛋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和磷,它们能帮助钙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
骨头就像水泥里的钢筋,光有钙不行,还得靠这些营养配合。尤其是鸡蛋黄中的维生素D,它对防止骨质疏松有很大帮助。
现在很多年轻人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有的问题,其实骨密度从30岁开始就会逐渐下降,早一点注意不亏。
每天早餐摄入一个鸡蛋的人群,骨密度平均值比完全不吃鸡蛋的人高出8.6%。虽然听起来数字不大,但在骨质疏松的防控上,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优势了。
鸡蛋里还有不少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比如硒、锌、叶黄素,这些对身体各器官也有维护作用。尤其是叶黄素,对眼睛很好,能减缓视网膜的退化。
![]()
有些人动不动就眼干、模糊,看电脑时间长眼睛酸涩,长期缺乏叶黄素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而蛋黄里这种物质的含量不低。
说到这,肯定有人担心吃鸡蛋是不是胆固醇太高。但现在的研究早就推翻了“吃鸡蛋导致高胆固醇”的说法。鸡蛋里的胆固醇虽然不低,但大多数人在吃了之后,身体会自动调节内源胆固醇的合成,保持平衡。
除非是那种极个别遗传性高胆固醇患者,一般人正常吃一到两个鸡蛋不会出什么问题。
还有些人更直接,说“吃鸡蛋会发胖”。鸡蛋的热量并不高,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只有70卡左右,比起奶茶、甜点简直不值一提。
而且鸡蛋的饱腹感很强,吃了之后不容易饿,也就不容易在上午嘴馋乱吃东西,反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相同的前提下,把早餐换成两个鸡蛋的人,比吃面包的组平均体重下降多了65%。
![]()
不过也不能说鸡蛋就完全没有任何需要注意的点。有些人肠胃功能比较差,空腹吃鸡蛋可能会觉得有点胀气或者不舒服,这时候可以搭配点粥、粗粮饼之类的,一起吃效果更好。
还有胆囊功能不好的人,蛋黄含有脂肪较高,吃多了可能会加重负担,适量吃就行了。
买鸡蛋的时候也别太迷信那些“土鸡蛋”“绿色鸡蛋”之类的噱头。不同品种的鸡蛋营养差异其实不大,关键还是看鸡蛋新不新鲜。
想要选到好蛋,可以注意蛋壳有没有裂纹、是否干净,有没有霉斑,这些细节有时候比标签更重要。
储存鸡蛋的时候也有门道,放冰箱记得把小头朝下,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和空气进入蛋黄部分,延长保鲜时间。
![]()
如果常温存放,一般不建议超过一周,特别是夏天,容易变质。煮鸡蛋最好吃当天的,过夜容易滋生细菌。
平时吃鸡蛋的方法也有讲究,过度油炸的鸡蛋虽然香,但确实会损失部分营养,尤其是维生素。
水煮蛋其实是最推荐的方式,不仅保持了完整营养,还不额外摄入多余脂肪。喜欢煎蛋的话,尽量少放油,用不粘锅煎更健康一些。
吃鸡蛋这事,说起来简单,但坚持做对了,就像每天给身体打个“营养强心针”。它不像什么昂贵补品,也不需要费劲买来吃,一块钱一个鸡蛋,每天早饭吃一个,时间一长,肌肉稳了,大脑清醒了,记忆力也没那么容易下滑了。
骨头不疼了、腿脚更利索了,这样的日子过起来,不说幸福感爆棚,至少稳稳当当。
![]()
这几年,健康理念越来越普及,大家对吃这件事也更讲究。但别忽略了像鸡蛋这种看起来很平常的食物,反而是长期作用最稳定、最实用的营养来源之一。别小看了它,身体给出的反馈,一点不骗人。每天吃一点对身体的好,不是某个专家说了算,是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加上千万人的真实反馈说了算。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张文波,王昕.蛋类营养价值及其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4,30(3):15-19. [3]王静,赵琳.鸡蛋摄入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0):2435-2439. [4]李明月,孙晓峰.膳食蛋白质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关联性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5):504-508. [5]刘晓红.蛋类摄入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8):1021-1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