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清史稿》和相关史料,越看巴布海和费扬果的事越闹心。
这俩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皇太极的亲弟弟。
![]()
最后一个被满门抄斩,一个被直接赐死,连后代都受牵连。
好多人说他们是自己作死,不懂规矩才丢了命。
我倒觉得,他们就是皇太极巩固权力的垫脚石。
说白了,就是你碍眼了,不管你做没做错,都得死。
![]()
先说说巴布海,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
他生母不算受宠,自己也确实没多大本事。
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别的兄弟要么打仗立功,要么打理政务。
他就混了个牛录章京的小官,管三百人的那种。
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也没怎么管他。
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兄弟,按理说翻不起什么浪花。
可皇太极登基的第十四年,突然想起了这个弟弟。
封了他一个镇国将军的头衔,听着挺威风,可实际俸禄就四百一十两,跟那些出将入相的兄弟没法比。
巴布海心里肯定不痛快,换谁都一样。
他跟大臣谭泰抱怨了一句,说这样的官职多的像草一样。
这话传到了皇太极耳朵里,麻烦就来了,巴布海知道闯祸,赶紧辩解是谭泰陷害他。
结果谭泰官职比他高,直接在皇太极面前对天发誓。
皇太极二话不说,就削了巴布海的爵位。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这事儿很不正常?
一个亲王抱怨几句官职,放在皇室里真不算大事,顶多骂几句,罚点俸禄也就过去了。
可皇太极为什么非要削他爵位呢?
根本不是因为那句话,是因为巴布海的身份——努尔哈赤的儿子。
皇太极继位的时候,其实根基不稳。
当时四大贝勒共同执政,他只是其中之一。
后来一步步把权力收回来,靠的就是打压兄弟宗室。
多尔衮、多铎这些弟弟有军功,有势力,他动不了。
![]()
巴布海这种没本事、没背景的,正好拿来立威。
削了他的爵位,就是做给其他宗室看:别在我面前说闲话,不然就是这个下场。
巴布海要是聪明点,认怂服软,也许还能活,可他偏不,被削爵后更哀怨,到处说自己委屈。
等到顺治帝继位,他直接写密折诋毁谭泰,这一下,正好给了多尔衮和谭泰杀他的理由。
那时候,多尔衮摄政,顺治帝下令审讯,最后判了他满门抄斩。
他死后,家产全被谭泰霸占了。
你说他是死于自己的抱怨吗?不是的,他就是死于自己“努尔哈赤儿子”的身份。
只要他活着,就是皇太极权力版图里的一颗钉子。
就算没有谭泰的事,也会有别的事把他扳倒。
再说说费扬果,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
史料里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就几句。
只知道他在皇太极时期被赐死,子孙后代都被削去宗室身份。
连具体犯了什么错,都没说清楚,这就更奇怪了。
皇室成员处死,再怎么也得有个罪名吧,哪怕是莫须有的罪名,也得编一个。
费扬果连个罪名都没有,就这么不明不白死了。
也是因为这样,我更觉得他是被刻意清除的,毕竟他是皇室成员。
他是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既没有军功,也没有自己的势力。
杀他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还能震慑其他兄弟,皇太极就是要用他的死,告诉所有人:就算是亲弟弟,我想杀就杀。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皇太极杀兄弟的路数很统一。
对有势力的,比如多尔衮,就先拉拢,给爵位给兵权。
等自己根基稳了再慢慢削权。
对没势力的,比如巴布海、费扬果,就直接找由头除掉。
而且从来不用自己动手,要么借大臣的手,要么借后代皇帝的手。
他自己顶着“宽温仁圣皇帝”的名号,多体面。
故宫博物院的史料里写着,皇太极建国号大清的时候,封了一大堆亲王郡王。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都在其中。
好多人说他善待兄弟,格局大。
我倒觉得,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有用的兄弟留着,没用的兄弟除掉。
给有用的兄弟好处,让他们替自己干活。
杀没用的兄弟立威,让所有人都怕他。
这哪里是宽仁,分明是极致的算计。
![]()
结合以上的分析,再想想当代的事,更有意思。
你有没有发现,皇太极这套权力玩法,现在到处都是。
有些公司里,新领导上位,也会先拿几个没背景的老员工开刀。
不是因为老员工做错了什么,就是为了立威。
让其他员工知道,现在我说了算。
还有些家族企业,继承人上位后,会把那些没能力的亲戚慢慢踢出去。
理由五花八门,其实本质就是巩固自己的位置。
只不过现在是法治社会,不能杀人夺权。
但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一模一样。
有人说,这就是生存法则,要成大事就得心狠。
可巴布海和费扬果做错了什么?
巴布海只是抱怨了一句官职小,费扬果甚至没留下任何过错记录。
就因为他们挡了皇太极的路,就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种法则,真的值得推崇吗?
我翻史料的时候,最在意的是一个细节。
巴布海被满门抄斩的时候,他的妻子是开国功臣的女儿。
就因为嫁错了人,连带着整个家族都受牵连。
费扬果的后代,直到康熙年间才恢复宗室身份。
这中间几十年,他们顶着“罪臣之后”的帽子,活得有多难。
权力斗争的代价,从来都不是掌权者承担。
是那些无辜的亲人,是那些没做错事的人。
有人说,皇太极不这么做,大清就没法建立。
可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不能用结果倒推过程的正义。
就像现在有人说,为了公司发展,牺牲几个员工不算什么。
这种话,听着就让人发冷。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在歌颂成功者的“魄力”。
却很少有人在意,那些被成功者踩在脚下的人。
皇太极成了开国皇帝,史书上全是他的功绩。
巴布海和费扬果,只留下寥寥几笔的记载。
甚至连他们的死因,都被轻描淡写地带过。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当我们只关注权力和成功的时候,就会忽略那些被牺牲的人。
![]()
就会默认“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的逻辑。
可那些被牺牲的人,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家庭。
回到最初的问题,皇太极清算兄弟,真的是必然吗?除了杀人立威,就没有其他巩固权力的办法吗?
现在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权力博弈,是该学皇太极的“心狠手辣”,还是该守住自己的底线?
那些被牺牲的人,他们的遭遇,真的就该被当成“成功的代价”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