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招投标环境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更是工程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障。然而近日,社交平台爆料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气田公司南区勘探指挥部(下称“南区勘探指挥部”)于2025年4月公开招标的“三相分离器保供作业”项目,因涉嫌“暗箱操作”陷入舆论漩涡,其招投标流程的合规性与公正性引发广泛争议。
![]()
据爆料内容,此次招标的核心争议点,聚焦于中标企业延安厚焱泽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安厚焱泽公司”)的资质与投标流程的匹配度。
根据南区勘探指挥部此前发布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获取时间”明确设定为2025年4月14日9时至4月18日17时——这一时间节点如同“高考报名截止时间”,按规定错过即丧失投标资格。
![]()
但公开信息显示,延安厚焱泽公司直至上述时间截止9天后,才取得项目必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在招标公告规定的关键报名期内,该公司并不具备参与投标的核心资质。
![]()
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资质“迟到”,延安厚焱泽公司不仅获得了投标资格,还最终以第一名身份中标。这一结果与《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明显相悖:法律明确要求,投标截止时间一旦确定,若需更改,需提前15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且需具备合理正当理由。但截至目前,南区勘探指挥部未公开说明此次“变相延长报名资格期”的合规依据,也未向其他潜在投标人公示相关调整,此举被质疑为“排斥潜在投标人”“为特定企业开绿灯”。
![]()
进一步梳理延安厚焱泽公司的背景,更多疑点浮出水面。据社交平台爆料,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截至参与此次招标时,并无任何修井、测井安全生产相关的业务经验,属于典型的“新入场且无行业积淀”企业。从“资质不足”到“顺利中标”,短短十余天内完成资质补全与中标流程,这样的“快速通关”,让外界对南区勘探指挥部是否存在“量身定制”资格预审条件、“明招暗定”内定施工队伍的猜测不断升温。
招投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公开、公正、公平。目前,事件仍未得到官方回应,公众期待南区勘探指挥部能公开招标全过程细节,针对资质审核、时间调整等关键疑问作出回应,以透明化操作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底线。
![]()
3月24日,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介绍,延长气田采气六厂21日正式挂牌,该厂前身正是南区勘探指挥部。自计划转型以来,采气六厂的业务从单一的勘探单位,发展为集勘探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单位,在天然气勘探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未来,采气六厂将统筹负责延安市宝塔区(万花山镇、南泥湾镇)、宜川、黄陵、黄龙、洛川及咸阳市旬邑等区域的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有望在延长石油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陕西省经济稳增长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素材来源于网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