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您两块,拿两颗糖!”——近日,河北沧州一家赵一鸣零食门店用糖果代替零钱的操作,让这个高速扩张的零食连锁品牌登上了热搜。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当小孩哄”,认为此举有失尊重,也引发了对品牌服务标准的质疑。
就在舆论发酵之际,天眼查App的信息又揭开了另一层疑云:其关联公司宜春赵一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曾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约115.7万元减至约101.6万元,降幅近13%。
一边是门店服务被曝“抠门”到用糖找零,一边是公司层面主动缩减注册资本,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却共同指向一个正在高速奔跑的品牌所面临的潜在压力。
宜春赵一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由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即“零食很忙”)全资持股。作为近年来零食量贩赛道的“双雄”之一,赵一鸣凭借加盟模式实现了惊人的扩张速度。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已对外投资了7家企业,覆盖厦门、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的商业管理公司,这正是其全国化布局的体现。
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巨大的成本压力。从供应链建设到品牌营销,从门店管理到人员培训,每一环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此次减资,虽然金额不大,但时机敏感,难免让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将资金用于更紧迫的运营需求?或是部分业务调整,导致对注册资本的需求降低?
而“用糖找零”事件,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高速扩张下可能存在的管理短板。当门店数量激增,总部对单店的服务标准、员工培训和监督管理是否能同步跟上?一颗糖果,看似小事,却关乎消费者体验和品牌口碑。
对于赵一鸣而言,如何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守住“品质”与“温度”,是比找零方式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消费者愿意走进门店,是因为物美价廉,而不是因为“被甜一下”。品牌若想长久,就不能让“省钱”变成“省事”,更不能让“零钱”变成“零信任”。
这一次,赵一鸣需要找的,或许不仅是零钱,更是与消费者之间那份被尊重的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