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高校对于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如痴如醉

0
分享至


编者说

高校发展,生源尤为重要。最新发布的《追踪学生成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指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与生源危机初现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在招生策略上深陷六大误区:从“不愁没人报”的盲目乐观,到将招生视为招生办一己之责的狭隘观念。文章警醒高校管理者,招生是一场需要全员参与并精准施策的“校长工程”。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摘选,小标题为编辑自拟。

人们常常将大学与国家的发展相提并论。的确,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和最终崛起的核心因素之一。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人力资源,早已突破地域以至国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与优化。因此,为国家发展建立高效的优秀人才发现、培养、储备和利用机制,当代大学责无旁贷。

被忽视的输入端:从“因材施教”到生源危机初现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中国大学校园里学生群体多元化的现象不期而至。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情况,对高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高校质量保障需要回应社会的期待,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当代高校在质量保障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包括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测量等。但是,与高校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重视相比,阿斯汀“I-E-O”框架中的输入端,即新生背景经常被忽略。不仅高等教育研究文献中关于新生来源和背景的调查研究相对薄弱,高校管理者也似乎对生源调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甚了了。

其实,中国教育界对于生源重要性的理解并不肤浅。“因材施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可以追溯到孔子。1在当代高校的语境之下,“因材”意味着高校在施教之前必须了解新生这批“材料”来自何处、是否可塑、如何塑造。因此,生源调查对于高校招生意义非凡,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亦关系重大。也许是因为中国高教刚刚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与他们蜂拥而至的新生们尚处在“蜜月期”,大学对其输入端——生源尚无太多担忧;高教普及化无疑给人以高教资源紧张的问题已经得到缓解的印象。殊不知,几乎是在高校急剧扩张的同时,生源危机已经悄然来到他们身后。

902万新生儿的警示,高校如何应对?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8日发布的人口统计报告,“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影响中国人口总量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中国人口总量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2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将导致相应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大幅减少,并对教育体系构成重大冲击。从统计数字看,上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是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增长率为5.86%。2017年出生人口数量开始下降,2022年仅956万,五年间几近腰斩。3出生人口下降从2020年开始影响到学前教育发展,2023年开始冲击义务教育,2033年将影响高中阶段教育,2035将为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人口问题会在哪些方面对高校形成挑战呢?首先,出生人口减少意味着未来学龄人口的减少,这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规模。生源减少对于非名牌、非双一流院校的冲击可能更加明显。其次,出生人口减少将导致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招生规模的缩小,高校可能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吸引和选拔优秀的学生,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再次,出生人口减少还可能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最后,出生人口减少也可能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产生影响。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需要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由此可见,“因材施教”这个命题对于高校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才可选,二是选合适之材而教之。前者关乎高校生源供给端的数量及其规模,后者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前者涉及生育率、人口结构等重大社会问题,高校除了未雨绸缪,能做的事情不多;后者涉及高校的发展战略和教学效果,无所作为则代价高昂。

902万新生儿的警示,高校如何应对?

每年的高考季我们都会听到不少关于高校如何争抢优质生源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往往是最不用担心生源的少数名校,他们的目的是“掐尖”。而在国际上高校生源大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中国高校的招生几乎还刚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之前,招生处于“石器时代”:大学作为卖方市场,没有手册、没有网站、没有咨询热线、没有校园开放日、没有广告投放。扩招后大学招生终于进入“铁器时代”:招生网站如摆信息地摊,文字密密麻麻无从看起;招生手册可媲美红头文件,却不管学生能否看懂;广告投放则跟着感觉走,精准营销仿佛只是商家特权,与大学无关。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高校对于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如痴如醉,却无意静下心来研究一下生源,考虑一下招生呢?想来在很多中国高校眼里,不是招生不重要,而是在面对高考制度时的那种无力感让他们不战而溃。但高校在招生上不作为,究竟是因为他们对于招生困难的想象远超现实,还是他们自己在很多问题上早已陷入误区而无法自拔?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误区一:不愁没人报考就无须重视招生。


这是中国式招生最大的误区。招生不是保生源数量,而是提升生源质量。以美国为例,从社区大学到顶尖大学都在招生上投入大量资源,被生源热捧的高校比被冷落的高校花钱更多,据美国高教管理咨询公司RNL2022年的报告,美国公立大学每招收一个学生平均花费494美元,私立大学的花费是2795美元。4


误区二:录取批次已定,所以生源质量不是我校能改变的。


这是中国式招生的第二大误区。首先,每个高校都是跟同层次“兄弟”院校竞争生源,并非与清北争着“掐尖”。事实上北大清华生源竞争更加残酷,很多文理科状元弃清北而去香港或国外。其次,生源质量不单指高考分数,在每个高校所在的分数段中,符合学校愿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才是高质量的生源,生源质量就是匹配度。

误区三:招生宣传等于自我美化。


这是中国式招生的第三大误区。美化不是坏事,过度许诺却无法做到才误人子弟。招生宣传传递的应当是本校的特点与定位,旨在提高生源匹配度。比如说,培养应用人才型高校,招生中就不必过多宣传本校的学术追求;面对农村生源,就不要拿城市考生的兴趣爱好来说事。让属于自己的生源热烈追捧本校,是最好的美化。

误区四:自说自话。


高校在招生手册里往往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根本不管考生和家长是否明白。不关心考生的信息需求,不考虑他们查找是否方便,连宣传广告都只管自娱自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生是家中第一代大学生,招生资料应该语言通俗、文字精练、字体有变化、数字突出、画面夺目,让学生第一眼就能看到关键信息——专业介绍、职业前瞻、校园生活、费用资助。广告需要精准投放,让生源在关键时刻发现本校。从来不需要记住,看过就不会忘记。

误区五:招生是招生办的事。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既取决教师质量,也取决于学生质量。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招生工作理所当然是“校长工程”,由招生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协同作战。请在校生回到高中母校向学弟和学妹们喊话,招生网站挂出学生在校体验的分享,招生咨询热线和现场咨询回答考生问题,等等,这些方法在国际招生中屡试不爽。在校生和高中生的年龄接近,交流起来距离最近,正如消费者跟消费者沟通更具公信力。

误区六:招生工作谁都会。


高招会、校园开放日、咨询热线的参与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了解本校的定位与愿景?是否了解考生心态?是否了解学生关注点?招生问题容不下半点“业余”。学校必须对参与招生的所有人员的知识、语速、衣着和举止进行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跟踪以求改进。激烈竞争中的高校在招生跑道上需要的是专业表现,不是业余爱好。

“铁器时代”的中国式高校招生误区其实不止六处,每所高校还有自己的误区。当代社会不断进步,信息革命方兴未艾,招生工作不能停留在远古时代。对生源科学分析,推动的不只是招生,而是高校各个培养环节的全面进步,毕竟高校要靠自己的特色来求发展、求生源。在生源的竞技场上,只有抢跑,没有发令枪,无论是清北还是无名高校,招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参考文献:

[1]《论语·为政》有“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王萍萍.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人口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EB/OL]. (2024-01-18)[2024-10-11]. https://www.stats.gov.cn/sj/tjgb/ndtjgb/.

[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见 https: //www.stats.gov.cn/sj/sjjd/202401/t20240118_1946701.html.

[4]RNL. (2022). 2022 Cost of Recruiting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Report. Cedar Rapids, IA: Ruff alo Noel Levitz. Available at Ruff aloNL.com/Cost2022.

麦可思研究院:专注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连续17年撰写出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自2023年开始发布年度“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榜眼中锋独木难支,布朗三节打卡35+5+5,绿军送鱼腩交手9连败

榜眼中锋独木难支,布朗三节打卡35+5+5,绿军送鱼腩交手9连败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6 10:54:52
在单位上了补充医保,还有必要买北京普惠健康保吗?市医保局释疑

在单位上了补充医保,还有必要买北京普惠健康保吗?市医保局释疑

新京报
2025-11-05 21:11:09
神仙打架!三朵金花演绎中国跳水动人传承,一人迎最后一舞

神仙打架!三朵金花演绎中国跳水动人传承,一人迎最后一舞

体育见习官
2025-11-06 10:01:55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杨木林
2024-04-25 11:31:24
实话确实难听,但这就是塔吉克斯坦现状,别再被忽悠了

实话确实难听,但这就是塔吉克斯坦现状,别再被忽悠了

瓜哥的动物日记
2025-10-13 15:16:47
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疑似爆雷 投资者:有人前一天辟谣后一天维权

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疑似爆雷 投资者:有人前一天辟谣后一天维权

封面新闻
2025-11-05 18:13:05
退役倒计时的捏肚杀:用俏皮掩不舍,最爱婵宝的张家齐青春不散场

退役倒计时的捏肚杀:用俏皮掩不舍,最爱婵宝的张家齐青春不散场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5 09:35:42
欧冠3连败!穆里尼奥遭背弃,球队0-1落后,球迷们第76分钟就退场

欧冠3连败!穆里尼奥遭背弃,球队0-1落后,球迷们第76分钟就退场

英超这些事儿
2025-11-06 05:59:41
布伦森23+7+10兰德尔32+5 尼克斯主场大胜森林狼

布伦森23+7+10兰德尔32+5 尼克斯主场大胜森林狼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11:27:24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鑫鑫说说
2025-11-04 09:18:31
不到5天,被点名的秦雯再迎3大噩耗,袭警只是冰山一角

不到5天,被点名的秦雯再迎3大噩耗,袭警只是冰山一角

娱小北
2025-11-04 18:41:34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江小白为何不火了?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江小白为何不火了?

有范又有料
2025-11-06 08:23:53
重读《天道》才恍然大悟:识人不必“日久”,三个时刻,是人是鬼一看便知

重读《天道》才恍然大悟:识人不必“日久”,三个时刻,是人是鬼一看便知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31 11:23:30
斯诺克国锦赛:中国队2胜3负,丁俊晖遭遇失利

斯诺克国锦赛:中国队2胜3负,丁俊晖遭遇失利

老嗮说体育
2025-11-06 09:54:23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细品名人
2025-11-04 07:21:40
这两天, 大批印度人涌入中国! 街边随地小便, 地铁上吃手抓饭! 热议: 没学历也能留华, 每年狂捞钱

这两天, 大批印度人涌入中国! 街边随地小便, 地铁上吃手抓饭! 热议: 没学历也能留华, 每年狂捞钱

澳洲红领巾
2025-11-05 13:39:46
这,就是拜仁16连胜的含金量!

这,就是拜仁16连胜的含金量!

足球周刊
2025-11-06 11:18:59
全红婵带伤备战第二金,将和陈芋汐、张家齐等同台,教练透露其伤情:胫骨、踝关节有伤

全红婵带伤备战第二金,将和陈芋汐、张家齐等同台,教练透露其伤情:胫骨、踝关节有伤

陈意小可爱
2025-11-06 10:58:45
随着邵佳一担任国足主帅,宋凯针对国足,极有可能做出3大改变

随着邵佳一担任国足主帅,宋凯针对国足,极有可能做出3大改变

越岭寻踪
2025-11-06 07:14:11
2025-11-06 11:59:00
麦可思研究 incentive-icons
麦可思研究
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专业机构。
10728文章数 177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收藏:山东综合素质评价云平台填写指南

头条要闻

东山精密收购法国知名企业:和安世半导体有很大不同

头条要闻

东山精密收购法国知名企业:和安世半导体有很大不同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暴雪否认《魔兽世界》上主机平台:别瞎猜

旅游要闻

这家在B站爆火的旅行社,公开了自己的秘籍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