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清辉先生,本人无意冒犯,更无意伤口撒盐,只是希望宋清辉走出牛角尖。
既然宋清辉自己一而再再而三提及,并且声称是为了批判应试教育,那么,和宋清辉先生一起讨论应试教育问题,不可避免触及其家庭悲剧,我认为不算冒犯。
其实本不想再谈宋清辉的问题,但是最近,经常刷到宋清辉那已经明显带有祥林嫂特征的小帖子,其中诸多荒谬之处,让人看了忍不住要反驳几句,以正视听。
宋清辉之前说“不需要反省”,我已经对此进行过分析点评,指出其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虚荣心强等问题,指出其子之悲剧不应该由应试教育来背锅,这里不再赘述。
![]()
本文重点和宋清辉先生谈两个问题,一个是应试教育的问题,一个是何为说真话的问题。这是宋清辉一直在说的两点。
第一个问题,关于应试教育。
平心而论,应试教育不好,扼杀儿童天性,一刀切式的单一评价,不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已经是共识,不劳宋清辉先生不厌其烦地说。
实际上,批判应试教育的声音由来已久,可以说,素质教育提出的开始,也就是对应试教育批判的开始,而且,正式教育人率先发起了对应试教育的批判。
那一年,至少可以往前推到1994年。1994年,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素质教育”一词。
那时候,宋清辉在哪里?而宋清辉居然说自己孤身一人批判应试教育!
![]()
正是在提出了素质教育之后,应试教育才开始受到猛烈的批判,而且主力军一直是教育人。社会上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其实是被教育内部的批判带起来的。
但是,后来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素质教育的推崇,都出现了极端化,一度完全否定了考试。
而实际上,考试是完全必要的。没有考试,教学效果就无法评判。考试在目标、激励方面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对于考试要有一个正确认识,而正确认识了考试,对于应试教育也就会有正确认识了。所以问题不在于考试,而在于考试的频率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因此,应试教育固然有很大的问题,但应试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学生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因为应试教育引起的,家庭的因素,家长的因素,也是重要甚至是关键的。所以,教育固然应该反思,但家长也是应该反思的,拒绝反省是不对的。
在前面那篇文章里我说过,问题学生的背后,要么是问题家庭,要么是问题家长,或者兼而有之。
![]()
第二个问题,关于何为说真话。
宋清辉先生多次说自己是在说真话。对于应试教育的批判,宋清辉说的当然有真话。但是,完全归咎于应试教育,这里面显然不全是真话。
宋清辉反反复复指控应试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说,可能是在逃避某种现实——把应试教育的罪过做实了,自己就是完全正确的,就不需要反省。
而实际上,宋清辉对当下的教育缺乏真正的认识,他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
现在的教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但已经与以前的应试教育大大改观了,再说什么考试排名,早就落后了。不允许排名,这是好几年之前就开始的。宋清辉之子那时候,也是不存在考试排名的。
因此,只说了部分真话,这不能叫说真话,这等于半真半假。
另外,宋清辉既然标榜自己说真话,就首先应该从自称开始说真话。一个认证为“经济学者”的人总是自称“经济学家”,这还谈什么“说真话”?
请宋清辉先生三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