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超联赛第29轮进行的3场焦点之战,海港3-0完胜浙江、蓉城主场1-2不敌河南队、申花1-0新鹏城。积分榜随之发生变化:海港积63分继续领跑,输球的蓉城不但退至第三,还彻底失去了冠军之争;申花则以61分升至第二,上赛季最后一轮沪上双雄争冠一幕再现。
![]()
说实话,本人对这个结果略感意外。甚至,对于隐隐约约感觉到的海港极有可能成功卫冕同样不是太能接受。毕竟,少了奥斯卡和巴尔加斯之后,它的实力确实有了明显的下滑。但在联赛即将结束之际,回头审视,却发现有些东西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数。
第一、蓉城赛季被河南三杀,背后或有球迷的影子
争冠极为关键之战在先取得进球情况下,最终被河南队逆袭,徐正源的排兵布阵和临场调整值得商榷,包括第60分钟用德尔加多而不是韦世豪替下受伤的古尔芬克尔,第75分钟用廖荣祥替下严鼎皓,而韦世豪自始至终枯坐板凳;甚至甘超首发而不是常用的李扬、70分钟开始频频从边路起高球等等,几乎都可以说是徐正源的败笔。
![]()
![]()
![]()
![]()
![]()
![]()
但除了战术打法之外,这个赛季河南队遇上蓉城就死磕,不得不让人猜测赛场之外的某些因素在起作用。
对此,苗姓知名媒体人赛后的短评可谓一针见血:蓉城刚到中超时,与河南队关系还不错(包括周定洋的加盟等),结果成了今天这样……我们不鼓励人情世故,但实际运行中,没有人想给自己找仇人,非得逼别人给自己添堵,则属于没事找事。
这话看起来虚无缥缈,其实是有所指。有网友作出了画龙点睛的评论:说人家苟活30年,结果被人家三杀,蓉城输在球迷身上。
也许,河南队换帅之后确实变得更强大了。又或者,“苟活30年”确实太伤人。一个事实就是,对于前四的球队,河南队可以两败海港、两败申花、1胜1负国安;但蓉城到目前为止总共只输的4场球,其中两场拜河南队所赐;再加上足协杯半决赛点球被河南队淘汰。尽管蓉城的球风已经足够强悍,但面对河南队时气势始终被对手压上一筹,确实不见得都是足球本身的原因。
![]()
![]()
![]()
![]()
![]()
![]()
功亏一篑,痛定思痛,如何教育和引导球迷,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或许应该成为成都蓉城俱乐部今后一门必修课。
第二、申花争冠之路跌宕起伏,同样令人感慨唏嘘
尽管引援有争议、尽管阿马杜伤缺了近半个赛季、尽管斯卢茨基“一套阵容”及近乎偏执的战术打法等等,都是申花赛季一路走来起伏不定的主要原因。但是,有球迷认为,一些“非足球因素”可能也是申花至今为止给人一种“扶不上墙”、甚至有点“失道寡助”所在。
从联赛首轮蒋圣龙逃红+绝杀亚泰,到京沪之战的争议判罚,直到第28轮绝平英博。不知道从何时起,坊间流传一种说法,申花有点像当年的海港,往往成为争议判罚的“得益”者。而这种传说,在漫长的整个赛季中时不时会被提起。甚至有球迷调侃,参考程序员,俱乐部掌门人到某部门任职不见得是好事。
![]()
![]()
![]()
![]()
![]()
当然,这只是球迷的一家之言,未必能当真。但奇怪的是,当年饱受诟病的海港,如今却不乏“友军”。津门虎的“洗牌”、本轮浙江队直接输了个0-3。还有好事者称,末轮与海港存在“友好关系”的英博,说不定也是一触即溃。更有甚者,申花收官之战遇上津门虎,可能就是蓉城遇上河南的翻版。
这些话翻译过来,结论就是,上述苗知名的一针见血似乎并非专为蓉城量身定制,而更像是带有普遍意义。总说中超是一个江湖,但江湖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布衣的江湖,不过是菜市场的喧嚣,最多“血溅五步”。
![]()
![]()
![]()
![]()
反之,却像是在给自己不断树敌。平日里,人家担心招惹麻烦而明哲保身。但关键时刻,人家哪怕站在你的对手身后呐喊几声、擂几下战鼓壮壮胆,也是一种莫大的支持。而你拔剑四顾,却是高处不胜寒。
不少球迷表示,自己未必乐见海港夺冠,但更反感某队称王称霸。这种声音就像一个睛雨表,测出了风的温度。如果申花最终不能夺冠,除了自己继续上赛季的遗憾之外,或许也应该像蓉城一样反思自己。
常在江湖走,哪能不挨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