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电科技,业绩再创新高!
2025年8月20日,长电科技交出净利润同比下滑24%的半年报后,仅任职8个月的全华强辞去董事长一职,接棒的是华润集团总会计师周响华。
周响华的上任吹响了长电科技反攻的号角。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0.64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实现净利润4.83亿,环比大增82.39%。
拉长时间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86.69亿,同比增长14.78%;净利润为9.54亿,虽仍同比下滑11.39%,但比上半年的降幅明显收窄。
![]()
作为全球第三、大陆第一的封测厂商,长电科技为何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又是在哪些关键环节的突破,让它在第三季度实现业绩反转?
中芯落幕,华润登场
想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要先从业务入手。
长电科技主营封装测试,可以理解为对芯片进行验货包装,处于半导体产业链末端。
自2016年起,长电科技便跻身全球封测行业前三。2024年,公司以346亿元营收位列全球委外封测厂商第三名,国内市占率第一,超过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同行。
![]()
回顾长电科技的崛起之路,前有中芯国际的助力,后有华润集团的支持。
2015年,长电科技收购全球第四大封测厂商星科金朋,是当时我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中芯国际的资金支持,长电科技才能以2.6亿美元的自有资金,完成7.9亿美元的蛇吞象式并购。
通过并购,长电科技一箭双雕,既收获了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倒装芯片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也拿下了高通、英特尔等大客户。
不过,2024年3月,华润集团旗下磐石香港通过股份转让,持有长电科技22.54%的股权。这意味着曾密切合作多年的中芯国际退出,华润成为长电科技新的实控人。
![]()
依靠华润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对资源整合的丰富经验,2024年3月,长电科技豪掷6.24亿美元收购晟碟半导体80%的股权。
晟碟半导体是全球闪存封测龙头,核心客户是全球最大闪存存储产品供应商闪迪。2025年上半年闪迪助力晟碟实现营收16.24亿。
长电科技在存储封装也有20多年的量产经验,覆盖DRAM、Flash等各类存储芯片,具备32层闪存堆叠、25um超薄芯片制程能力,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
通过并购,长电科技不仅补强了NAND闪存存储封装技术,更关键的是完善了产线。
晟碟半导体拥有我国首个双灯塔(可持续灯塔和端对端灯塔)工厂。灯塔工厂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制造水平,说明晟碟工厂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长电实现生产端的降本增效。
目前,存储芯片正处于上行周期,长电科技手握存储芯片封装高端产线,有望抓住存储芯片量价齐升的关键风口。2025年上半年,以存储封装为主的运算电子营收占比达到22.4%,超越消费电子(21.6%)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
中芯国际和华润助力长电科技跻身全球封测行业第一梯队,真正留在了牌桌上。
增收不增利,隐忧浮现
长电科技的封测业务范围广泛,覆盖低中高端,但这样的定位也带来了经营层面的隐忧。
首先,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引发业务结构调整。
2025年上半年,传统业务竞争加剧、原材料涨价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为保障供应链稳定,公司没有将成本压力完全向上下游转嫁,而是主动消化,这也导致长电宿迁净亏损扩大。
![]()
为应对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长电科技主动调整策略。不再将部分传统产品作为发展重点,而是集中资本开支与研发资源投向新一代高密度SiP产品。
随着超薄Air机型、折叠机型以及智能眼镜的陆续发布,更轻薄的外观对内部SiP模组密度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公司新一代高密度SiP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其次,盈利能力下降。
近年来,长电科技加大研发投入,在玻璃基板、CPO(光电合封)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已具备超大尺寸FCBGA量产能力。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4.7%至15.4亿元,研发费用率也达到5.36%。
同期,由于新建工厂需要大量招工,增加了薪酬等管理费用支出,导致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汇率波动又带来了财务费用率的上升。
2024-2025年前三季度,长电科技三费费率同步提升,使其期间费用率由8.45%增至9.97%,净利率则从4.48%降至3.32%。
![]()
最后,产能爬坡造成阶段性亏损。
芯片封测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封测厂商需要通过不断投入产能抢夺市场份额。
2021-2025年前三季度,长电科技的固定资产维持在200亿左右,约占总资产的40%,公司在建工程从6.61亿一路攀升至39.71亿。
![]()
由于公司新建工厂尚处于产能爬坡期,未形成大规模量产收入,造成了阶段性亏损。比如,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长电微电子聚焦2.5D、3D先进封装的高端制造产线亏损1.28亿元。
不过,据长电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80%左右。这也成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好转的关键因素。
整体看,长电科技增收不增利是面对传统业务红海竞争、新产能爬坡必经的阵痛。未来随着高端产能释放,这一影响有望逐渐减轻。
All in先进封装
先进封装,是封装行业下一个发展方向。
与传统封装相比,先进封装具备集成密度高、尺寸小等优点,主要包括倒装芯片封装(FC)、晶圆级封装(WLP)、系统级封装(SiP)和2.5D、3D封装技术。
由于先进封装突破了摩尔定律的限制,引起海外封测巨头的争相布局。
日月光推出VIPack先进封装平台,整合了2.5D、3D和FOCoS等六大封装技术,能够实现多颗芯片之间的垂直互连和超高密度集成。安靠也有扇出型封装技术eWLB平台。
早在2021年,长电科技就以自主开发的XDFOI Chiplet平台为基础,构建了覆盖2.5D、3D等多维异构的先进封装体系,比华天科技等同行更快一步。目前,公司已实现4nm Chiplet芯片封装产品量产。
![]()
更关键的是,公司通过搭建先进封装平台,将核心技术灵活融入不同方案,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而不是直接套用标准化技术。
由于精准拿捏客户需求,2025年上半年,长电科技主营先进封装的子公司长电先进实现营收10.14亿,同比增长38%;实现净利润2.79亿,同比大增136.44%。
不过,通富微电已实现5nm Chiplet量产与3nm工艺验证,华天科技也拿下了Chiplet相关订单。长电科技还有什么巩固优势的方法吗?
从收入增速来看,长电科技的优势在于搭上汽车电子发展的快车。2020-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25年前三季度仍保持了31.3%的同比增速。
传统汽车每辆搭载300-500个芯片,而新能源智能汽车芯片搭载量已达到每辆约3000个,需求量有了爆发式增长。
长电科技业务不局限于传统MCU、传感器等汽车半导体封装,而是深度绑定汽车产业。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加入AEC汽车电子委员会的封测企业,海内外八大生产基地均通过质量认证。
![]()
2025年上半年,长电科技车规级芯片封测基地完成建设,将于下半年通线投产。
在行业层面看,我国封测厂商面对先进封装的迫切需求,正在各显神通。
通富微电通过绑定大客户AMD,锁定长期订单;华天科技通过收购华羿微电,进军功率器件先进封装;长电科技则深耕汽车电子,加紧先进封装产能建设。
结语
长电科技所采取的“大而全”业务模式,虽在市场规模等方面具备优势,但也面临传统业务盈利承压等问题。
对此,长电科技主动取舍,集中资金和资源押注先进封装。现阶段,公司正处于“技术投入-产能建设-利润兑现”的关键时期,未来能否顺利完成大象转身,还要看订单落地、产能爬坡情况。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