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张选票,不到总投票数的1%,却在10月29日彻底扭转了荷兰的政治走向,甚至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战略版图。
正是这一微弱差距,使得亲欧盟的中间路线政党D66险胜民粹派领袖维尔德斯,也由此引发了布鲁塞尔与北京的高度警觉——这场选举究竟释放出怎样的地缘信号?
中方顺势提出的三项关键合作倡议,是否能借助此次荷兰政局变动的历史窗口,突破长期受制的技术围堵困局?
![]()
10月29日荷兰议会大选结果揭晓当晚,海牙计票中心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反复校验最终数据:D66党以176万票领先,仅比自由党多出1.5万票;两党均斩获26个议席,在总共150席的国会中形成罕见平局。
尽管席位持平,但政治意义截然不同。这是中间派阵营多年以来首次重夺主导权,标志着维尔德斯所代表的排外民粹浪潮遭遇重大挫败,也为动荡不安的欧洲政坛注入了一剂稳定剂。
回望两年前,维尔德斯曾凭借37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领袖,如今席位锐减至26席,流失近三分之一支持者,堪称其政治生涯中最严峻的一次滑铁卢。
![]()
与此相对,D66党的崛起令人瞩目,议席数量接近此前的三倍增长,这种剧烈震荡被舆论形容为荷兰现代政治史上的“政坛地震”。
即便62岁的维尔德斯仍坚称“只要没到80岁就不会退出”,并以“海外选民结果未公布”为由拒绝承认败局,但现实已不容辩驳——几乎所有主流政党均已公开表态不会与其结盟,他再度执掌政权的机会几近归零。
真正主导这场变革的核心人物,是年仅38岁的D66党领导人罗布・杰滕。这位被称为“新一代吕特”的政治新星,不仅延续了前首相马克・吕特善于协商、推动联合执政的传统风格,更展现出年轻一代改革者的果敢与远见。
![]()
他的竞选纲领精准击中民众焦虑点:以“无恐惧、无排斥”为核心理念,摒弃煽动对立的政治话术,转而倡导包容性社会、深化欧洲融合,并聚焦住房可负担性、清洁能源转型等切身议题。
对中国而言,杰滕的上位或许意味着更为务实的外交空间拓展,这也正是中国近期提出三大合作方向的重要背景。
首要诉求即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完整性,反对将科技问题意识形态化,直指荷兰ASML公司因外部压力而受限对华出口的核心症结。
![]()
其次建议强化绿色能源技术协作,呼应D66党长期主张的气候优先政策,为双方高技术交流开辟新路径;第三项则呼吁建立透明、非歧视的双边贸易框架,降低非关税壁垒,这正契合杰滕所坚持的“开放经济”原则。
要评估这些提议的战略分量,必须正视荷兰在全球芯片制造链条中的不可替代地位——ASML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量产极紫外(EUV)光刻机的企业,其出口政策直接影响全球高端芯片产能布局。
过去几年,由于受到地缘因素干扰,荷兰在对华技术输出上的立场摇摆不定,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不确定性。
![]()
而D66党一贯秉持技术共享与自由贸易立场,若其主导的新政府能在出口管制方面作出调整,极有可能成为全球半导体博弈的关键转折点。
目前,荷兰组阁谈判已正式启动,最有可能的执政联盟轮廓初现:D66党(26席)、自由民主人民党(22席)、基督教民主党(18席)和保守自由党(9席),四党合计正好占据议会半数席位(75席)。
不过,为确保施政稳定性,中间派联盟仍需争取其他小党支持,尤其是弗兰斯・蒂默曼斯领导的左翼绿色劳工联盟(20席)是否会加入更广泛的联合政府,已成为外界热议焦点。
![]()
杰滕明确表示组阁应“迅速推进”,这一效率导向的背后,是对公众厌倦政治僵局的深刻回应。此前长达十个月的组阁拉锯战曾使国家陷入治理停滞,民众对此记忆犹新。
一旦成功组建政府,杰滕将成为荷兰历史上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首相。这一象征意义不仅体现该国深厚的社会包容传统,也可能预示未来外交将更具弹性与多元视野。
正如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连续性立场所示:今年1月他曾率代表团访问基辅商讨军援事宜,如今再度表态将继续支持乌方防卫能力,这种政策连贯性有望延伸至对华关系领域。
![]()
从整个欧洲格局来看,荷兰此次选举结果具有强烈的风向标效应。近年来,民粹主义在多个成员国抬头,严重冲击欧盟一体化进程;而D66的胜利反映出欧洲选民对理性治理、国际合作的普遍回归。
这一趋势与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理念高度契合,也为双方在经贸、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把技术议题武器化、构建排他性集团的行为只会导致双输局面,这一点从近期全球芯片市场剧烈波动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
回到最初的疑问:那1.5万张选票改变的仅仅是荷兰国内权力结构吗?显然不止于此。杰滕的胜出不仅可能引领荷兰重回稳健发展轨道,更有望成为打破技术封锁、重建国际互信的关键支点。
中国提出的三项合作倡议,本质上是对“合作共赢”模式的再确认,而这恰恰与杰滕的政治哲学产生强烈共鸣。
当然,组阁过程仍存变数,欧盟内部协调复杂度高,任何政策调整都需要时间落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荷兰政局的这次“转向”,为持续紧张的全球半导体竞争带来了久违的缓和契机。
![]()
当亲欧务实力量重新掌握话语权,当合作逻辑取代对抗叙事成为主流,全球产业链的重构或将步入更加理性的轨道。
对于关注国际局势与产业演变的观察者而言,接下来的组阁进展与新内阁的首份政策声明,都值得密切关注。毕竟,这区区1.5万票撬动的,或许是未来数年全球科技与外交格局的深层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