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浪潮奔涌的今天,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经济格局。作为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近日,武汉市公安交管支队以一场漂亮的法律与技术“协作战”,成功查处全市首例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故意“碰瓷”案件,不仅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还以执法实践的突破性创新,为呵护新质生产力的萌芽与成长树立了标杆,更以“武汉样本”为全国智能交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5年8月5日,在洪山区卓刀泉南路,一辆正常行驶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鄂A44**试)在尝试变道时,遭遇后方出租车驾驶员和某在具备避让条件情况下的加速撞击,造成两车受损。
事实上,这并非孤立事件。办案人员敏锐地发现,和某曾于7月23日以几乎完全相同的手法,与另一辆“萝卜快跑”测试车发生事故并成功获赔。
两起事故形态高度一致:均精准选择无人驾驶车辆变道时机,累计涉案金额达3900元。
面对这类前所未有的案件类型,传统的责任认定模式和取证手段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证明驾驶员的“主观故意”?如何厘清人与算法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责任边界?取证难、界定复杂,成为横亘在公正执法面前的两座大山。
对此武汉交管支队迅速组建专项专班,果断摒弃惯性思维,创新构建并实践了“数据研判+专业鉴定+法制支撑”三位一体的新型办案模式,联合洪山大队全面开展侦破。
通过关联分析,专班发现和某在事故前均有“尾随无人驾驶车辆、贴近变道目标”的异常行驶轨迹,为认定其主观故意提供了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专班联合权威司法鉴定机构及技术团队,深度调取并解析无人驾驶车辆的算法日志与云端数据。数据清晰显示,事发瞬间,无人驾驶系统已成功识别后方车辆并保持了安全距离,反而是出租车存在明显的加速行为且未采取任何合理避让措施。
技术证据成为了戳穿谎言、还原事实的“铁证”。在确凿的证据体系面前,和某的“碰瓷”行为无处遁形。
交管部门依法撤销原错误责任认定,判令和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并对其处以罚款2000元、暂扣驾驶证三个月的行政处罚,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捍卫了法律尊严。
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法制部门全程介入,确保调查取证程序合法、证据链条完整、法律适用准确,为最终的责任认定和行政处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此案的成功办结,其意义远不止于个案的公正处理。它首次明确了无人驾驶汽车这类新兴事物事故的调查方向与关键取证标准,为全国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范本”。
![]()
这种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的办案方式,不仅让“碰瓷”者无所遁形,更首次明确了涉智能网联汽车事故的取证规则和责任认定框架。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交警通过数字化转型,交通事故查处效率提升30%,重大案件破案周期缩短40%,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扫清了法治障碍。
同时它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而有力的信号:武汉不仅热情拥抱科技创新,更有能力、有决心为创新成果的应用落地扫清障碍、保驾护航。任何企图利用技术过渡期的模糊地带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武汉市公安交管支队以此案为契机,展现了其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执法理念。正如交管支队所表态,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与执法创新,护航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建设,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武汉交警用专业的素养、创新的勇气和公正的执法,为新兴产业发展筑牢安全可靠的法治根基,营造了敢闯敢试的创新环境,为武汉乃至全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