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大跌,谁最开心?
10月21日,黄金暴跌超5%,许多投资者心里拔凉拔凉的,但普通人买黄金的热情,却比这个秋季更火热。
很多人连夜排队买金饰,毕竟这几个月黄金涨的太过离谱了。
伦敦金的价格一举冲破每盎司4300美元,与此同时,国内金价牌也纷纷翻过了1200元/g这一页。
可以说,从年初至今,黄金的价格涨幅已不止翻倍。
![]()
在这轮黄金牛市中,即使黄金股价下跌,“黄金三姐妹”依旧引人注目,它们就是老铺黄金、君佩、琳朝。
![]()
老铺有着“黄金的尽头有老铺”美称,客户也是经常站长队。
而君佩店铺的发展也不遑多让,这个秋天,它的店铺已悄然踏入华南核心,在深圳,它的目光盯向了高消费的人群。
就连相对小众的琳朝也深受市场青睐,由于订单量激增,已两次暂停接收新订单,其产品交付周期更是延长至一年。
那么,为何古法黄金深受全民热捧?“古法黄金三姐妹”到底做对了什么掏空大家的钱包?
![]()
不是,5A级的西湖美景不看了吗?怎么都跑到金店了?
在万象城算是看到奇观了!
BVLGARI、DIOR、LV等大牌门可罗雀,唯独老铺黄金门口排队人爆满。
一位网友惊呼:现在杭州最流行的社交活动是排队买黄金了吗?
![]()
一位入手玫瑰花窗吊坠的网友感叹:“确实质感不一样,戴上很显气场,‘大女主’感觉有了!”
要知道,老铺黄金的产品特色在于采用古法手工制作,设计巧妙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推出的镶钻蝴蝶链、金刚杵戒等爆款,将黄金从普通饰品提升为“可以传世传家的珍品”。
![]()
老铺黄金今年上半场营销非常火热,其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门店前,顾客大排长龙已成常态。
同时也就是在10月中旬,老铺黄金在全国多家城市门店的素金产品(无镶嵌宝石的纯金饰品),全面售罄。并且线上旗舰店超30款热销型号断货下架。
今年天猫双11刚开启,老铺黄金10分钟销售额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超848倍。
![]()
老铺火爆的同时,君佩也不甘示弱。
工作日,午间休息时,南京德基广场,君佩黄金前,长队已现。这并非周末,也没促销,但人气,一如既往。
有意思的是,大家不只是排队购买黄金,还有一部分人被君佩与众不同的门铃吸引了。
想象一下,当你一摇铃,一个超级萌的白兔捧着你的专属礼品盒子走来,是不是在某一时刻梦回童话时刻。
这一场景也应了那句,铃铛一响,黄金自来万两,就这样的巧思就甩了传统黄金店铺好几条了吧?
![]()
也难怪,君佩能够在黄金行业脱颖而出,即使黄金突破千元,他家的店铺客流量依然从早排到晚。
然而,在古法黄金的角落还藏着一个低调的琳朝。
![]()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牌子,因为人家线下只在兰州开了一家实体店。
但因为其被誉为“收藏级黄金艺术品”,有不少消费者专门从外地飞到兰州购买。
![]()
因为其对工艺的精益求精,琳朝采用的一直都是纯手工打造,也因此,一件作品从设计到展示,少则数月多则一年。
有人预订了50多万的货,但一件现货都没收到。
![]()
有产品限量20件,工期至少要等一年。
![]()
而且有的限定款,是要配货的,而且消费满10万以上,才有资格购买,奢侈品都不敢这么玩!
凭着保值能力,又兼顾美学,“古法黄金三姐妹”真的赢麻了!
![]()
古法黄金热销盛况的当下,驱动中产购买黄金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
首先是大家的消费观念变了,中产不再为高档产品买账,而是转为更为保值的黄金。
![]()
在老铺上半年的财报就提到了,他们的买家和LV、Cartier、Bvlgari等国际高档消费品的买家覆盖程度接近八成。
不得不说,如今的老铺黄金的产品更像高档消费品。
就拿老铺黄金卖得比较好的一款为例,这个17.88g的吊坠标价高达24650元,换算成1g价钱都要超过1300元。
![]()
这种产品的高定价远远高于普通的金饰。
在旧货市场,许多回收高档饰品的商家也说道,目前老铺的热门款最高都可以按照官网价的七八折左右收下,究其原因黄金材质的价值决定了价格很难下跌。
回收商还打了一个比方解释道,卡地亚这类的国际高档饰品回收可能只有原价的三四折。这么看来,黄金饰品的保值性更大。
产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也只是满足中产购买古法黄金的原因之一,更深层的是“非遗”工艺的复杂性+文化艺术价值的稀缺性,让中产更为追捧。
![]()
当你将古法金饰品放置掌心,放眼是温润的哑光质感,细看之下,表面流淌着匠人手工锤揲的细微肌理。
古人云:器物者,以技术和手艺与之匹配方可“藏”。
金城琳朝三代至今,仍然延续着清朝宫廷黄金首饰的制作的流程,它的每件作品都有着繁复高难的精湛工艺。
看,表面的纹饰竟然是工匠用一条条直径00.25mm的金丝完成的,掐丝紧凑,根根分明,姿态优美且焊接巧妙、牢固平整。
![]()
这满满的细节感,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不高调的奢华。
恰逢国风兴起,古法金饰,既延续了东方的含蓄美,又保留了古人技艺。这恰好命中了年轻一代对文化认同和审美表达的双重需求。
在2025年黄金零售统计里,金饰花销中年轻人已占超过八成。这些产品不仅仅是饰品,更多的是年轻人情感的承受者。
![]()
老铺的“葫芦宝宝”“七子葫芦”产品系列,引发了80、90后对吉祥寓意的共鸣。
君佩的“貔貅”把玩于指尖时,它眨眼、摇耳的瞬间,像唤醒了一头瑞兽睁眼招财、闭眼守财,这种把玩的趣味与招福的语义完美融合。
于是,这些多彩的葫芦、会动的貔貅便不再只是橱窗里的商品,而是我们安放情绪、表达态度的随身艺术品。
归根结底,为情绪价值和身份认同买单,为取悦自己而消费,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宣言。
![]()
消费端的火热同时,也难以掩盖资本市场背后的担忧和质疑。
![]()
老铺今年头半场收入突破123亿,激增251%;纯利近23亿,飞涨286%。
不难看出,老铺营收是非常可观的,但股价却暴跌,仅仅3个月市值竟消失超700亿港元。
这股价与业绩严重的背道而驰,恰恰表明了资本市场并不买单。
这份来自资本的冷静审视,直接道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
如此高的品牌溢价,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实打实的工艺价值,又有多少是吹起来的市场泡沫?
同时,市场也对品牌核心价值与定价的匹配度,产生深度的质疑。这种质疑在同行对比中尤为尖锐。
一位京工美作的内部人员坦言:“工艺上和老铺没有啥不一样的,要说不同,也就设计上有所区别。”
可以说是同工艺,不同命。
然而,正是这“设计差异”,形成了巨大的价格鸿沟。同样工艺的蝴蝶项链,老铺的单价竟比京工美作高出55%,每克售价超过1400元。
数百元的克价差,在催生市场追捧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市场乱象:
品牌们纷纷营造稀缺感,像一些限购,漫长工期与糟糕的消费体验形成反差。
消费者常常面临包装缺货,进店限时,甚至排队数小时却空手而归的窘境。
![]()
这空手而归的背后,延伸了黄牛代购产业,他们打着高折扣的幌子,卖的却是假货。更有甚者,“一物多卖”,纯粹欺骗。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两面性。
尽管存在泡沫与乱象的质疑,但黄金的璀璨光芒,映照出当下中国中产阶层的渴望、焦虑与身份认同。
老铺、君佩、琳朝的崛起,也是一个关于文化自信、消费升级与商业智慧的精彩故事。
![]()
当金价暴涨的热度退去,当消费者的情绪趋于冷静,古法黄金品牌们最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除去金融属性和情绪滤镜,我们真正留下的,是能够传世的艺术珍品,还是只是一场华丽的市场泡沫?
这场黄金热最终会留下什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
金陵晚报:《金价高企背后,新兴品牌缘何成“排队王”》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黄金珠宝行业深度:国潮年轻化 黄金“新趋势”》
都市快报:《排队排到怀疑人生!老铺黄金杭州新店开业再现长队,连LV老板都悄悄打卡的老铺到底有什么魔力?》
中国黄金报:《不一样的琳朝珠宝:喧嚣背后的“角落哲学”》
作者:时肆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