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像是没完没了的长跑,从春秋打到清末,从内战到外敌,每隔几年就得有人卷进一场大乱。
![]()
两千年里福建这个东南沿海的省份几乎没被战火扫过,连抗日战争时期都没有成为主战场。这里面有天时地利,也有人为布局。
福建人他们早早就学会了怎么在乱世中“躲事”、怎么把自己好好守住。这个中国最“低调”的省份,是怎么在动荡不安的历史里难得活出一份平静的?
山多路难走,福建天生就不爱“热闹”
福建的地形决定了它从来就不是谁都想来的地方,你要是翻开地图看会发现这地方几乎全是山,平原少得可怜;在古代打仗靠大军压境,不像今天有飞机有坦克。
![]()
要是没条好路,几万人马进山,那得费多少时间和力气?别提山里潮湿闷热一不小心就得生病,兵不战死也得病死。
再说水路福建虽然有河,但那些河道弯弯绕绕、水浅石多,船走得慢不说,还不好调头。等你把船和兵带进去,万一打不赢还真不一定能退得出来,因为这地形太折腾人很多想动手的势力最后都打了退堂鼓。
![]()
这福建它这个地理条件实在太“劝退”,在冷兵器时代这种山多林密的地方,真不是谁都敢碰的。福建人也明白这一点,干脆顺势而为,把山当护城河把林当围墙慢慢就养成了一种低调过日子的生活节奏。
土楼像堡垒
福建的山挡住了外头的敌人,可真要有人闯进来,光靠山还不够。福建人心里清楚,安全不能光靠天赐,得靠自己动手,他们的办法就是建土楼。
![]()
土楼这东西在外人眼里像个大碉堡但对福建人来说,那是家是自己一砖一瓦砌出来的避风港。楼建得厚实窗户开得高,大门一个别人想冲进来真没那么容易,楼里头啥都有,井、粮仓、厨房、祠堂,几百人困在里面照样能过日子。
重要的是土楼不是一个人住的是一家一族住在一块,平时是亲戚邻居,有事就能一起上阵;谁要是敢来抢,楼里的人能立马组织起来反抗。
![]()
福建的土楼是本地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着福建人对安全的理解:不靠别人保护也不主动惹事,把家建成堡垒把人心绑在一起用最朴素的方式过最踏实的日子。
懂得“选边站”,也懂得“少惹事”
福建这个地方虽然在地图上看着偏但历史上可没边缘化,它是通向海外的重要口岸、是中原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可就是这么个地理位置,福建却很少卷入大的内战或外战。
![]()
原因并不复杂:福建人懂得看风向,也懂得该出手时出手、该退让时退让。古时候中原打仗,福建人早就习惯了“避其锋芒”,从晋朝开始中原一乱不少人就往福建逃。
福建人也不排外,来了就安顿、教你种田、带你盖房。久而久之福建成了“避乱圣地”,很多人一来就不走了,把中原的文化带进了山里,让福建既保留了本地的传统,又多了份文化的厚重。
到了近代,福建人开始往外走,下南洋、跑海外、做生意,福建人走得远,也看得开。抗战时期,福建没有像其他沿海省份那样被攻陷得七零八落,因为日本人知道,这地方打进去容易守不住还得赔兵折将。
![]()
福建没有选择当主战场可不代表它无所作,。当地也积极修建港口、发展海防是中国最早开始现代海军建设的地方之一,福建人低调但真有事也不含糊。
人物不是传奇,是活生生的福建故事
福建的安全也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守护,这里不乏有本事又有格局的人,晚清时的萨镇冰,福建人出身,干的是海军搞的是改革,他不是那种喊口号的人,性格稳重,说话慢条斯理,可做事却一点不含糊。
他接手福建船政局的时候,中国海军正是一团糟,他没有急着喊口号造战舰,而是先从办学、训练人才入手。他明白光靠几艘船是打不赢仗的,得有人会开、会修、会指挥。所以他一步步来,从根上做起,到后来中国近代海军最早的一批将领,很多都是从他手里带出来的。
![]()
刘步蟾跟萨镇冰一个时代也是福建人不是那种高调的将军但在甲午战争中他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面对日军强攻他没退缩反而是第一个冲在前头的舰长。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可能回不来可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冲,后面的人更没信心。这些人身上有福建人的影子:不爱说大话,但关键时候绝不掉链子。他们的性格跟福建这片土地一样,含蓄、厚重、但关键时候不会让人失望。
海防不是口号,是福建人早就懂的现实
福建靠海海防一直是大事,早在明清时期福建就已经是沿海防御的核心区域,官府设水师、建炮台、防倭寇,福建人早就练就了一套自己的“海防逻辑”。
到了近代,福建更是中国海军发展的起点;船政局一设就是从福建开始,那时候西方列强已经开始用铁甲舰打仗,中国还在用木船。福建人看得清形势不等朝廷下命令,自己就先搞起来。造船、办学、训练军官,一整套体系慢慢搭起来。
![]()
正因为这个长期的积累,福建在抗战时期才能守得住;日本人打沿海,福建的港口虽然被封锁,但整个省份并没有陷入瘫痪。因为福建人早就习惯了“动中求稳”,海上通不通山里还有路,日子再难,也能撑得过去。
福建的海防,更多的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把风险降到最低把底线守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让福建在一次次风暴中站稳了脚。
活得稳,不代表混得差
别看福建不打仗,这地方可从来不“闲”。福建人用闽南语、客家话把自己的根留了下来;又靠侨乡、靠商路,把钱赚得实实在在;军事上也没落下,海军、船政、人才一样没少。
![]()
在动荡的历史里,福建展现出一种难得的清醒:安全是靠智慧,和平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一步步争取来的。
福建的这段历史是无数福建人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路,是一代代人用心用力守下来的家园。在一个习惯用战争丈量历史的国度里,福建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可能不是打赢一场仗,而是安稳地过好每一天。
信息来源: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福建与华侨:百年迁徙史》
福建省人民政府官网:政务公开资料《福建近代海防建设历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