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二日战争藏猫腻:伊朗不拼摧毁拼威慑,成本战打懵以色列

0
分享至

2025年6月的“十二日战争”结束后,西方媒体都在算以色列的拦截成功率。

有人说以色列拦了九成以上弹药,是“防御胜利”,但美国犹太国家安全研究所(JINSA)的报告,却暴露了另一个真相。



这场打了12天的冲突,根本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伊朗策划了几十年的战略展示。

一、导火索与阳谋:一场“演给世界看”的反击

一切的起点,是大马士革的伊朗领事馆遇袭。

对伊朗来说,这事不能忍。不是因为一时气愤,而是几十年的“威慑招牌”不能倒——要是不反击,以后谁还信它的红线?

但伊朗的反击特别克制,没搞无差别轰炸,而是给这场行动起了个名字:“真诺一”(TruePromise1)。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不是复仇,是“兑现承诺”。

伊朗想通过这场行动告诉所有人:我的导弹能打穿防线,说过的红线绝不是空话。

2025年6月冲突期间,伊朗一共发射了300余架无人机与导弹。



外界盯着以色列的拦截数字吵翻天,却没人注意JINSA报告里的细节:伊朗的攻击一直在变,而且越打越准。

二、战场数据不会说谎:以防线的漏洞被精准拿捏

JINSA的报告还原了这场攻击的细节,藏着最关键的变化。

刚开始的攻击里,25枚弹道导弹只打中4处目标,命中率不算高。

可仅仅48小时后,22枚导弹就精准命中10个独立目标。

单枚导弹的打击效率,一下提升了2.5倍。这根本不是瞎蒙,是伊朗在战场上实时优化战术。

更狠的是,伊朗摸透了以色列的防御死穴。

以色列有三层防线:“铁穹”防近程、“大卫弹弓”防中程、“箭”式防远程,号称“坚不可摧”。



但伊朗的策划者找到了它的瓶颈:拦截弹打完要重新装填,雷达抗不住饱和干扰。

于是伊朗调整了攻击节奏:缩短导弹波次间隔,让拦截弹没时间补位;同时用不同弹道的导弹同步攻击,再加上电子干扰。

以色列的防线一下就乱了。

阿什杜德、海法的关键设施遭袭,以色列说是“技术故障”,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是伊朗的导弹突破了防御。

尤其是“希巴尔-谢坎”导弹,这款固体燃料导弹准备时间短,还带着可分离的机动弹头和诱饵。

“箭”式系统本来能在太空拦截弹头,碰到这种会变轨、带诱饵的导弹,根本抓不准。

内瓦提姆空军基地被导弹击中的弹坑,就是最实的证据——所谓“坚不可摧”的防线,其实有不少漏洞。



三、非对称杀招:300万拦截弹扛不住几千块无人机

伊朗最狠的不是导弹精度,是算准了“成本账”。

以色列的拦截弹贵得离谱:“箭”式一枚200万到300万美元,“大卫弹弓”也要100万美元。

而伊朗的“沙赫德-136”无人机,成本只要几千美元,还能批量生产。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色列拦一枚导弹,花的钱是对方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打12天仗,以色列光拦截弹就烧了几亿美元。

伊朗根本没想摧毁所有防线,就是要通过这种“成本战”拖垮对手。

JINSA的分析点透了本质:再先进的防御体系,碰到能海量生产低成本武器的对手,迟早要崩溃。

以色列官方还在吹“拦截成功率高”,但战略上已经输了。

只要有导弹能突破防线、打中关键设施,防御体系的战略意义就没了——这正是伊朗想达到的效果。



“沙赫德-136”无人机

冲突结束后,德国内政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特赶紧呼吁建“数字铁穹”,还和以色列搞了网络研究中心。

这其实是间接承认:靠物理防线已经扛不住了,得补网络和电子战的短板。

四、地缘天平倾斜:伊朗凭技术主权改写游戏规则

这场战争的影响,早超出了军事范畴。

首先,伊朗坐稳了“军事技术强国”的位置。

西方制裁了几十年,伊朗硬是自己搞出了全套导弹产业链:从“伊玛德”(射程1700公里)到“卡德尔”(射程1950公里),再到各种无人机。

这种“技术主权”是最硬的底气。以后不管谈核问题还是地区安全,伊朗的导弹计划都是绕不开的筹码。

其次,海湾国家的心态变了。



从利雅得到阿布扎比,这些国家突然发现:伊朗靠自己就建了威慑体系,不用看别人脸色。

而他们自己的军队,还在依赖美国的武器和后勤。

这种差距让海湾国家开始重新算账:要不要和伊朗搞点危机沟通?总靠美国保护,真的靠谱吗?

伊朗也借这个机会释放信号:我有自主防御能力,能和你们搞平衡,不用靠冲突解决问题。

这一下,中东的力量格局就变了。

以前是美国和以色列说了算,现在伊朗用技术和战略,硬生生在天平上加了自己的砝码。

五、主动权易手?中东安全逻辑被彻底重构

现在再看“谁掌握主动权”,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以色列的优势还在:技术细节更先进,空军力量更强。但它的防御体系有致命短板——成本太高,撑不住持久战。

伊朗则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用非对称战略改写游戏规则,把对抗从“谁能拦得住”变成“谁能耗得起”。

它的导弹能突破防线,无人机能海量生产,技术还在不断升级。



更重要的是,伊朗证明了:即便被制裁,也能靠自己的工业和科研实力搞出威慑武器。

这种“技术韧性”,才是最让西方头疼的。

冲突结束了,但内瓦提姆基地的弹坑还在。它像一个符号,逼着所有人重新计算安全账。

以后中东的安全,不再是以色列说“我能拦住”就管用,而是得先想“我能不能承受被打中的代价”。

从马德里的决策者到利雅得的王室,再到特拉维夫的军方,他们手里的战略地图,确实该重画了。

这场技术与意志的较量,伊朗没靠蛮力,而是用战略算准了对手的软肋。

这或许就是非对称战争的精髓:不用彻底打败你,只要让你觉得“打下去不划算”,就算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全红婵退赛另有隐情!放弃全运单人不是只保伤,国家队在下一盘棋

全红婵退赛另有隐情!放弃全运单人不是只保伤,国家队在下一盘棋

一只番茄鱼
2025-11-02 23:11:44
1982年戴安娜艰难生下威廉,女王第一眼就赞了孙子的耳朵,很幽默

1982年戴安娜艰难生下威廉,女王第一眼就赞了孙子的耳朵,很幽默

讯崽侃天下
2025-11-02 20:16:57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一只番茄鱼
2025-11-02 21:32:57
乌军将大规模莫斯科,无人机和导弹全面出动!

乌军将大规模莫斯科,无人机和导弹全面出动!

知兵
2025-10-31 21:38:48
ASML CEO:中国正尝试抛弃我们的光刻机,还可能拿稀土卡我们脖子

ASML CEO:中国正尝试抛弃我们的光刻机,还可能拿稀土卡我们脖子

泠泠说史
2025-11-01 15:55:16
中信建投:A股或进入新一轮横盘调整 关注主线和风格切换

中信建投:A股或进入新一轮横盘调整 关注主线和风格切换

财联社
2025-11-02 18:34:17
你见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神操作?网友:我愿称第一个小姐姐为天人

你见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神操作?网友:我愿称第一个小姐姐为天人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10:10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掘金日本房产
2025-11-02 18:05:23
历史再次选中了香港,这次关乎国运!

历史再次选中了香港,这次关乎国运!

米筐投资
2025-08-26 07:11:32
刘嘉玲在录制综艺节目的时候走混搭路线,看起来格外的年轻。

刘嘉玲在录制综艺节目的时候走混搭路线,看起来格外的年轻。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04:29:45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素然追光
2025-11-03 03:14:58
乔欣为什么喜欢展示她漂亮的大脚丫?

乔欣为什么喜欢展示她漂亮的大脚丫?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3 04:24:15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春秋论娱
2025-09-23 07:20:44
2026年中国载人任务公布,1名航天员将在轨1年,为何如此安排?

2026年中国载人任务公布,1名航天员将在轨1年,为何如此安排?

科学黑洞v
2025-11-02 10:04:45
有哪些泼天富贵你没有接住?网友:就差一点我就成富二代了

有哪些泼天富贵你没有接住?网友:就差一点我就成富二代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31 00:05:07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通鉴史智
2025-11-01 07:24:00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秀心文雅
2025-09-13 10:25:44
国民党再掀波澜!郑丽文上任真相令人震惊!

国民党再掀波澜!郑丽文上任真相令人震惊!

鲁源写作读书会
2025-11-01 06:00:07
2025-11-03 06:19:00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554文章数 4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旅游
房产
健康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旅游要闻

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