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俄耕地面积差距太大:美23.7亿亩,俄18.3亿亩,中国令人意外

0
分享至

一般来说,地多就能种得多,种得多粮食就产得多。美国23.7亿亩耕地,印度23.17亿亩,俄罗斯也有18.3亿亩,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户。再看中国19.29亿亩的耕地面积,说不上少,但也不算最多。

但是,中国耕地面积虽然排第三,粮食产量却是世界第一。



这种“面积不领先,产量却夺冠”的组合,打破了不少人的认知。中国用这块地,养活了全球最多的人口,还做到了主粮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靠的是一整套讲究效率的操作。



耕地怎么调、怎么种、种几季、谁来种,全都讲究门道,技术、政策、资源配置一样都不能少。从空间布局到产能提升,从生态保护到科技赋能,中国农业靠精细化管理种出高产田,靠体系化运营稳住饭碗。

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高产科学

先来看这19.29亿亩土地是怎么来的。这个数字是靠“增减挂钩”的方式,动态调整、精挑细选出来的。

2023年,中国净增耕地1120.4万亩,同时退出了132.19万亩坡耕地。你没看错,是“退出”。不是削减耕地,而是把不合适的地让出去,把更优的地换进来。比如,25度以上的陡坡地,不适合机械化、容易水土流失,就被清退。然后等量置换成2度以下的平坦土地,新增714.7万亩,几乎全是适合大机器操作的“好地”。



这种调整是为了种得长久。生态和产量两手抓,能种的地尽量种得好,不该种的地就放它休养生息。这就是“藏粮于地”的战略底色。

中国耕地大省中,黑龙江是“压舱石”,土肥地平,适合大田粮食作物;河南是“高产田”,中原腹地,灌溉、气候都稳定;新疆是“潜力股”,靠水定田,规模化种植潜力大。

东北种玉米大豆,西北种小麦棉花,南方水稻两熟三熟,布局像棋盘,下得极有章法。



所以,中国的耕地面积虽然排不到第一,但每一亩地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产粮能力打了“满分”。

美俄地广人稀

美国的地多没错。但它的农业模式是高度机械化,讲究“规模经济”,也存在短板。比如,作物轮作结构单一,很多地一年只种一季,甚至干脆休耕。复种指数低,等于一亩地的“年产值”偏低。



美国那23.7亿亩地,并不是每一寸都能高效利用。南部湿地太湿,北部冻土带太冷,山区坡地不方便机械化。看着面积大,真正能高产的地数量还要减少一些。

而俄罗斯地冷、人少、钱少。西伯利亚和远东大片土地确实是黑土地,但无霜期太短,积温不够,加上路不好走、水不够用,想种地得先砸大成本。很多地干脆撂荒了。

再加上农业劳动力短缺,年轻人不愿意回农村,基础设施也没跟上。种子、化肥、灌溉全靠进口,农机更新慢,黑土地的优势被拖了后腿。哪怕土地再好,没有人管、没有技术支撑,也种不出好收成。



从观念上说,中国把耕地当成生命线,哪怕一亩地也要精耕细作;美俄更多把地当资源,靠大面积来“摊薄”成本。这种理念上的不同,导致了投入的方向、效率和最终产量的差异。

高产密码

中国现在的田,不是农民拿着锄头在日头底下猛干,而是无人机飞在空中喷农药,北斗导航控制播种机精确到厘米,卫星遥感看田里长势,手机上就能远程调节喷灌系统。



杂交水稻、耐密植玉米、抗旱小麦,这些“战斗种子”能顶风冒雨地长,适应性强、产量高。过去一亩地收800斤稻子,现在能上千斤,还是在不加大投入的前提下。

大型灌区续建、智能水网、节水滴灌,都是在为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用。粮食产量的稳定,背后是全国水利的精密调度系统。

政府规划顶层设计,科研院所搞技术,农技人员下乡推广,农户配合执行,农业发展协同,形成一个高效率链条。



这种体系能确保新技术不是躺在实验室里“吃灰”,而是进了农民的田里变成真金白银的收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得快,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效率就是不一样。

而且,这种体系能统一调配资源。哪块地该种什么、什么时候播种、怎么防病虫,全都有数据支持。这就像是给全国农业装了个“大脑”,让每一亩地都不浪费、每一粒种子都不白扔。

所以说,中国的农业不是靠面积取胜,而是靠“精细化管理”和“科技密度”,把每一寸土地都种出了最大化的价值。



中国的做法,为很多土地资源不富裕的国家提供了参考。不是一味拼规模,而是要拼效率、拼系统、拼科技。毕竟,靠天吃饭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靠人吃饭、靠科技吃饭,才是现代农业的底色。

19.29亿亩耕地代表的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更是一个国家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型路径。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粮食战场上,中国靠着智慧和科技,走出了自己的独特路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桂系007
2025-11-03 22:23:16
千万网红房岩小哥大婚,多位歌手大咖助阵,赵本山三大爱徒献唱

千万网红房岩小哥大婚,多位歌手大咖助阵,赵本山三大爱徒献唱

小海娱计
2025-11-01 18:11:01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念洲
2025-11-03 19:34:47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英国报姐
2025-11-03 21:37:38
网友曝发小米负面被投流9000元!吃瓜群众:发现起号新赛道了…

网友曝发小米负面被投流9000元!吃瓜群众:发现起号新赛道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03 21:27:58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不正确
2025-11-03 16:22:58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文娱春秋Plus
2025-11-03 09:26:25
乌军情局局长布达诺夫化装成国土防御部队动员兵,准备进入红军城

乌军情局局长布达诺夫化装成国土防御部队动员兵,准备进入红军城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11-02 21:11:02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凯恩连续4场欧冠破门,拜仁队史仅罗本、莱万曾连续5场进球

凯恩连续4场欧冠破门,拜仁队史仅罗本、莱万曾连续5场进球

懂球帝
2025-11-04 00:21:13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3 23:49:53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3:30:08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扬子晚报
2025-11-03 21:05:58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2025-11-04 08:52:49
苏曼文史 incentive-icons
苏曼文史
一个能力很小欲望很大的普通人
1329文章数 1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来电 中方三句话内涵深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来电 中方三句话内涵深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安卓平板性能哪家强?小米玄戒平板排第十 第一遥遥领先

无论女人多大年纪,秋天都要准备几件“针织衫”,温柔舒适

教育要闻

英文版傲慢与偏见讲解语音课01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