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之前,中粮突然出手,买了三船美国大豆,总共18万吨。这对美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但这到底算不算卖了特朗普一个人情,还得结合中美贸易的来龙去脉看。
这18万吨大豆到底是中国特意给特朗普的人情,还是有其他更深的考虑?之前中国一直不买美国大豆,为啥偏偏选在会晤前下单?美国那边收到这个消息,又会有啥反应?
这次的18万吨大豆,从规模上来看,真的不算多,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有1680万吨,18万吨连零头都够不上。但要是结合中美经贸最近的摩擦,就能看出点不一样了。自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就一直在减少,今年9月更是直接降到零,这次采购算是打破了这个僵局。
![]()
更巧的是时间点,消息公布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前24小时。而且在这之前没多久,中美代表团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完成了今年第五轮经贸磋商,还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么一看,中粮这单采购,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元首会晤铺垫氛围,也传递出了双方都愿意缓和紧张事态的信号。
今年初特朗普政府上任后,中美陷入贸易冲突,关税问题让中国不得不暂停采购美国大豆,转而把需求投向了南美。那阵子,中国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同期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暴跌,9月直接归零。
中国的订单没了,美国豆农可就遭殃了,不光少赚了数十亿美元销售额,仓库里的大豆还越堆越多,有消息说美国大豆库存积压到了1600万吨。
让特朗普担心的是,美国中西部农业州一直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豆农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浓,特朗普没办法,多次线上喊话中国,希望恢复大豆采购,在之前的经贸磋商里,大豆议题也成了双方绕不开的重点。
![]()
那中国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下单?首先肯定是要给会晤营造点良好的氛围的,这么做是为了创造更友好的谈判环境,也表明中国其实不想打贸易战,毕竟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一点大家都是清楚的。
另外,中国这次的采购也是一次务实的选择。
之前中国主要从南美买大豆,虽说能保证库存,但少了美国供应商的竞争,成本其实涨了不少,还得担着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这段时间美国大豆因为库存积压,价格跌的厉害,就算加上关税,成本也能接受,对国内榨油厂商来说,确实是个划算的选择。
同时,这件事情也给中国在给南美供应商提个醒,中国的大豆订单不是“独家福利”,谁也别想靠垄断抬价,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
但这18万吨只是小批量采购,并不是长期协议。后续要不要继续买,买多少,完全要看美方的表现,比如关税减免、台湾问题这些核心议题,美方要是没实质动作,想让中国恢复到以前千万吨级的采购规模,基本不可能。
说到底,中粮这18万吨大豆的订单,不是简单的“人情”,而是一次精准的试探。对中方来说,既能合理解决国内的部分需求,也能为自己在谈判中争取到一定的主动权。
接下来就看美国的态度了,如果中美贸易真能稳定下来,那再次恢复长期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