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走势打破了前两个月的区间震荡格局,成功向上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虽周五未能站稳并出现回落,但这一突破的意义不容忽视——4000点的“心理天花板”已正式解除,市场对整数关口的畏难情绪大幅缓解。从技术面看,此类关键点位突破后出现反复属正常现象,投资者无需因短期回调过度恐慌,当前调整更偏向于突破后的良性修正。
![]()
一、高位科技风险升温:三重顶+动能不足,警惕变盘信号
需重点提醒的是,前期领涨的高位科技题材已显风险信号,下周需做好仓位调整准备。此前部分科技股涨幅达5-10倍,不少投资者已切实感受到局部牛市氛围,但近两个交易日板块迎来深度调整,其中CPO板块日线呈现“三重顶”形态,技术面释放谨慎信号。
从细节看,科技板块的风险点集中在三方面:
1. 周线趋势线承压:CPO板块周线若无法守住短期趋势线(黄色线),一旦小幅下跌跌破该位置,大概率触发更大幅度回调,下方紫色中长期趋势线或面临考验;
2. 动能持续弱化:尽管上周至本周中科技板块有反弹,但周线级别MACD红柱持续缩短,表明上涨动能在衰减,并非强势延续;
3. 筹码结构松动:前期板块涨幅过大,部分机构存在出货需求,而高位接盘资金以散户为主,承接力不足导致板块反复诱多,叠加业绩“见光死”的案例增多,短期再冲高位的难度加大。
需明确的是,这并非科技行情的完全终结,但阶段性调整已难以避免。若仍持有高位科技股,需密切关注破位信号,一旦趋势走坏,应及时切换仓位,避免回调幅度扩大。
![]()
二、结构性行情的本质:资金有限下,“普涨”暂不现实
当前市场仍存在一个客观现实: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5000家,在现有成交量级下,资金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这决定了结构性行情仍是主基调。尽管大盘指数走强,市场默认进入趋势性上升阶段,但多数投资者未感受到“牛市氛围”——仅持仓优质科技股的少数投资者获利,其余板块仍处于震荡或滞涨状态,这种分化是资金面与个股数量不匹配的必然结果。
若要实现全面牛市,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指数持续站稳4000点,彻底扭转市场预期;二是场外资金因热度吸引入场,形成增量资金支撑。当前第一步(突破4000点)已完成,下一步需等待“台子搭稳”,而这需要时间与板块轮动的配合。
![]()
三、机会窗口:滞涨板块迎轮动,市场需要“万紫千红”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科技板块大幅回撤时,生物医药、消费等前期滞涨板块已逆势走强,这释放出明确的“资金轮动”信号。若科技板块进一步调整,这类估值合理、前期涨幅有限的板块,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承接从高位流出的资金。
从长远看,2021年的行情已证明:单靠科技、新能源“一枝独秀”无法支撑市场走得更远,最终只会因板块估值过高、资金集中出逃导致行情草草收场,多数板块仍趴在底部。而当前大盘已突破历史级压力区,表明主力资金志存高远,若要实现“更大更久的行情”,板块轮动是必要条件——只有“一花独放”转向“万紫千红”,才能让市场热度持续,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场。
![]()
四、下周策略:震荡不改四季度趋势,聚焦低位轮动
对下周行情的判断可总结为三点:
1. 大盘走势:大概率延续震荡调整,但回调空间有限,跌破3830区域的可能性较低,整体属良性技术修正;
2. 板块策略:科技板块需耐心等待调整充分,暂不急于抄底;重点关注前期滞涨的生物医药、消费、以及部分低估值周期股,把握轮动机会;
3. 中长期视角:4000点突破后,市场大趋势已从“区间震荡”转向“趋势上升”,四季度无需悲观,行情尚未终结,关键在于跟上“高低切换”的节奏。
![]()
总而言之,当前市场正处于“突破后的修正期”,风险与机会并存。回避高位科技的短期风险,聚焦低位滞涨板块的轮动机会,才能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