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因意外独自呆在野外,你知道如何发出求救信号吗?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存?本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关于野外求生的基础知识,看完本文,你可以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
1.发出求救信号
当发现被困时应该设法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可以使用火光、烟雾、反光镜、哨声等方法。在开阔地带摆放明显的标志物,如用树枝、石头拼出SOS等求救信号,也是有效的。
![]()
国际通用求救方法
- 规则性三:三次火光、三次哨音、三堆烟火的三角形排列
 - 制造明显对比:雪地用树枝摆出巨大SOS,沙滩用石头和贝壳
 - 反光信号:利用镜子、金属片、手机屏幕反射阳光
 
简易信号工具制作
- 声响信号:空罐子+小孔,或两片金属片组合成哨子
 - 烟雾信号:绿色植物覆盖在火堆上产生浓烟
 - 地面信号:用衣物、树枝制作颜色对比明显的标记
 
关键原则:听到或看到救援迹象前,保持信号的持续性。
2.确保安全
要确保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避免选择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洪水等地质灾害的区域,或者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地方。如果可能,寻找一个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作为临时避难所。
![]()
3.寻找水源
水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之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寻找干净的水源至关重要。理想情况下,应该找到流动的水源,如溪流或河流。如果找不到,可以考虑收集雨水或露水。需要注意的是,野外找到的水可能含有病菌,最好先煮沸后再饮用。
![]()
![]()
![]()
![]()
![]()
![]()
![]()
![]()
![]()
![]()
![]()
![]()
![]()
水的净化
野外水源绝大多数含有病原体,必须净化后饮用!
- 煮沸法: 最可靠,水沸腾后继续加热1分钟
 - 简易过滤: 用空容器底层放石头,中层放沙子和木炭碎末,顶层放细沙和草,多次过滤
 - 现代工具: 如有携带,使用滤水器或消毒片
 
![]()
![]()
4.寻找食物
当你被困在野外,有足够的安全饮用水时,你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食物和住所。根据所处环境,可以尝试采集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或捕捉小动物、鱼类等。但在此之前,最好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识,了解哪些植物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哪些动物是适合捕捉的。
![]()
![]()
![]()
植物食用原则
- 避免任何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
 - 不选有刺或毛状的植物
 - 远离有苦杏仁味或桃仁气味的植物
 - 谨慎尝试昆虫啃食过的植物
 
安全测试步骤(每次测试间隔15分钟)
- 皮肤测试:汁液涂于手腕,观察是否红肿
 - 唇测试:接触嘴唇,感受是否有灼热感
 - 舌测试:小部分放于舌上,等待反应
 - 咀嚼测试:咀嚼但不吞咽,观察反应
 - 食用测试:少量食用,等待数小时
 
进行小型狩猎
![]()
![]()
![]()
可食用小型蛋白质
![]()
![]()
5.生火
在野外求生中,生火的能力至关重要。火源不仅能提供热量维持体温、净化水源、烹饪食物,还能驱赶野兽、发出求救信号,并可用于医疗消毒和制作工具,是生存的关键保障,也是重要的心理慰藉。
![]()
![]()
生火材料准备
- 引火物:干草、松针、桦树皮、鸟巢内部材料
 - 细柴:小树枝(如筷子粗细)
 - 燃料柴:逐渐加粗的树枝和木柴
 
![]()
生火步骤详解
- 选择避风处,清理出直径至少1.5米的圆形区域
 - 准备好沙土或水,以备灭火之需
 - 搭建结构:可选择锥形(帐篷形)或井字形
 - 从最小点火材料开始,逐步添加更大材料
 
![]()
![]()
![]()
![]()
![]()
![]()
弓钻
弓钻比其他摩擦生火的方法要稍微复杂一些,但是一旦掌握其生火方法,用它在温度低和潮湿的环境下生火很有效。
![]()
吹引火绒
大部分引火的方法最终结果不是产生火焰而是获得珍贵的余烬。要点着火,快速将余烬收集到引火绒中,轻轻吹动。这会增加氧气并将温度提高到燃烧点。
![]()
![]()
多种点火方式
- 打火石和金属棒:最可靠的野外点火工具
 - 放大镜/眼镜:利用阳光聚焦
 - 电池+口香糖锡纸:制作简易点火器
 
火焰保持期间确保有人看管,离开时完全熄灭(用水和土确认无火星)。
用火煮饭
![]()
![]()
![]()
![]()
6.搭建避身所
找到或建造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避难所。这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洞穴,也可以是用树枝、树叶等自然材料搭建的简易棚屋。避难所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如雨、雪、强风)和野生动物的侵扰。
![]()
![]()
选址要点
- 靠近水源但保持安全距离(高于水位线10米以上)
 - 利用天然遮蔽物,如岩石凹陷处、倒下的树干
 - 选择地面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
 - 避开野兽经常出没的小径
 
荒野实战导师:猎人教官
联系方式:13649372513(微信同号)
来源:Full 拾穗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