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简介
![]()
王聪,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北京。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中国画精研与创作高研班导师;山东省当代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北京沧浪美术馆艺术总监。
作品鉴赏
淡泊之心 云敛无迹
——王聪画作中的静谧所在
徐 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王聪即将举办自己的一个小展览,嘱我为他写几句话。他在绘画上能有一点小成绩,能够得到外面的关注,我是由心底的为他高兴。难得是他跟随与我每日风急雨骤,不得停歇,也使得我很少能静下来看一看他的作品。今天有时间翻翻他的画稿,却一下子让我安静了下来,不但身子安静了,心也安静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几句想说的话。
![]()
王聪作品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发生了一系列革新思潮,这与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在山水画创作领域,最重要的就是从传统的程式化构图和笔墨中走出来,走到自然中去“写生”。当时的山水画创作提倡真山真水,画家们凭其真实感受,对充满生命力的大山峻岭尽力描摹,克臻美善。在逐渐走入到一种“写生状态”之后,艺术家在对景写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笔墨概括,不再一味的描摹现实中的真山真水,而是创构加入自己的审美情感,甚至吸收借鉴一些西方的美学元素的“程式化”山水“写生”方式。这种“程式化”山水“写生”方式的变革,让中国山水画找到了介于传统山水“程式化”和近代山水“写生”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即对山水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又在描绘的同时加入中国传统笔墨的意趣以及西方美学中的形式分割。
![]()
紫气东来 33cmx66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王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那里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的重镇,几年的学院修养和写生体验,给王聪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同时也具备了阅读优秀作品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一点,王聪在求学期间以人物画创作为主,这也为他山水画创作的构图严谨、随心所欲构筑了根基。几年在京城的耳濡目染、生活磨炼、待人接物,沉淀于心,外化于思,真正深厚了王聪的绘画本身。
![]()
赤壁临江 138cmx67cm 2025年 纸本水墨
阅读王聪的画作,刚才文字中所提到的传统、意趣、分割、程式……都跃然于纸,但又被“排列”的如此舒适,丝毫不损画面的精气神,深厚功力不过于此,也彰显于此。石涛有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王聪在笔墨语言上并没有受到客观事物的拘束,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真山真水元素打乱重组:古刹茅舍,远岫疏林,翠霭远霞,独钓横舟、曲径板桥,于王聪手里变得远近由人,顾盼自如,这是他曾经阅读的山水世界,也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精心构置的画面中,如同梦一般呈现出来,给人疏阔旷达的感受。他的笔墨和线条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从山石、树木、横舟特征的需要出发,寥寥数笔,疑似“信手涂鸦”,实乃“惨淡经营”。笔墨语言的精炼给人生动活泼又不啰嗦的印象,而深秀自然、朴素无华的设色又给画面平添了几分意趣。
细读王聪画作,与他为人行事的真实、朴实、踏实“如出一辙”,贴切自然而又最超脱自然。想必这也应该是王聪日后能够有大成的原因所在。
读青年画家王聪
乔维
展望中国书画的前景,从国画创作的宏观看是繁荣的,尤其是青年画家的作品呈现多元化,给书画艺术的发展增强了新气象。一次偶然接触到王聪的画,初看作品感觉作者对绘画驾驭能力很强,当他站到面前却有一种恍惚感,作者的年龄与作品的老练形成反差很大。因为读王聪的画首先是有味道,他从传统笔墨的痕迹里脱颖出是清新感,那种构图细腻和用笔的潇洒性,都达到了情景交融与诗意盎然的意境。尤其他绘画的风格表达了独立性,他让笔墨沉浸在一种超然的氛围,从而把艺术的感染力融入到作品中。王聪还很年轻,他却以诗人的眼界去体味山水风情,营造出了豁达与宁静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流溢着一股激情,洋溢出一面温暖的意趣风韵。读他的作品,能够体察到其间积累的传统底蕴,以及对物像表达出的创新理念,可以说他的画具备了入古求新的气度。
![]()
翠岭晴雲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王聪的画能呈现出清秀的面目,从入笔到境界都框架在传承中,他的山水画意趣别致而俊美,构图立意新颖,笔墨流泻古人的气韵,却又能抵达到个性的图景。王聪的悟性通透,对审美的理解有独立的表达方式,能清晰的认知中国画根植于传统,笔墨拟古而不能复古。他让绘画作为传统与创新的纽带,可以把握承上启下的创作导向,能够游刃有余的穿梭在拟古与求新间。因中国画不能一味复制古人的程式,拟古就会阻碍艺术发展的脚步,求新才可达到笔墨当随时代。诚然,如果摈弃掉传统的东西,把传承的价值观与人文理念抛弃掉,则无法去谈继承和创新,艺术创作同样会走向枯竭。所以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求索,融合时代的精神面貌,把握住当代的审美意识,才能体验真正意义的创作,王聪的画具备了这种理念。
![]()
观瀑图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王聪作品的格局有一种情趣,他倾向于学术与灵感的融合,追求舒畅和诗意般的笔墨符号。他的画所表达出的物象与大自然交融,展现出“神驰清幽之地,心游古朴之乡”的境界。王聪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感,在笔墨运用上不难看出附加了浪漫色彩,但他又以细腻的绘画语言表达对艺术的敬畏。他能够醒悟到抒情对艺术的生命价值,所以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化在其间,更多地侵染在作品里是饱满的情怀,甚至能敏锐的捕捉到那种超然的气韵与旋律。从艺术的角度他始终保持了与庸俗的距离,他的绘画技巧有时会关注在细节上,让物象和自然的繁杂结构覆盖了意象。但也正因为追求对情节与细化的表达,才会让作品变得诗意盎然,具备了对物象面貌的深度描写,而所能表现作品的生动和畅快。
![]()
空翠漱心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王聪生活在一个价值观重塑与物欲弥漫时代,在审美鉴别与精神理念的激烈碰撞中,他能够把抒情的笔触融入创作,以独立的精神世界显示出艺术生命。因此,我看到王聪的作品用笔流畅,不事张扬而内理温润,他注重绘画语言的凝练,追求水墨韵味,作品流溢出率真与超脱的个性。纵观王聪的作品不张扬,不刻意求怪猎奇,尽管从他的笔墨中读出取法前人,尤其是具有借鉴古人的迹象印记,但依然看到隐于其间的独特气质。总体感觉,王聪的绘画意境深邃,有一种空灵与飘逸的韵味,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说:“空灵,虚实相生之谓也。画中有空虚之处,画的血脉、人的想象才能畅通活动。画须空灵才能活,这不仅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艺术旨趣的不同”。事实上,王聪属于这个时代有品味的青年画家,他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和修为相互印证,所能展现的是意象通透和清新的世界。同样,因王聪年轻的缘由,他在绘画技法上会显现出欠缺,看似老练但不老辣。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未来的画坛一定会见识到王聪的优秀。
![]()
青山不碍白云飞 33cmx66cm 2025年 纸本水墨
![]()
吉祥卓玛 2017年
![]()
好日子 200cmx200cm
![]()
千佛夕照 136cmx162cm
![]()
轻舟已过万重山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
王聪作品
![]()
吾居青山碧水间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
溪山泛舟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
溪山访友 33cmx4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
祥瑞云山 69cmx138cm 2023年
![]()
旭日升 248cmx113cm 2023年
![]()
玉嶂烟霞 33cmx66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群展及获奖:
2025年“纳福吉庆”乙巳迎春书画展;
2024年新时代水墨——中国国家画院水墨主题学术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
2024年庆祝中阿建交40周年暨“丝路芳华”——中国艺术家迪拜联展;
2024年扬州八怪纪念馆庆七一当代名家作品邀请展;
2024年辰龙迎春——荣宝斋名家书画作品展(荣宝斋);
2021年作品《唐山抗震救灾》入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2021‘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20 首届多伦多美术大奖赛入选展出并收藏;
2020 “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并被收藏;
2019 迎新春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9 “在党旗下”全国中青年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8 汇艺集贤 — 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 “水墨风华”青年艺术家中国画精品展;
2018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道自然·当代中国画名家贵州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8 中国画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名家书画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
2017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2017 华夏之星2017年度展(中国书画报社、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6 “凤凰涅槃·大美唐山”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书画展(人民政协报社、唐山市政协);
2016 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6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美协);
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北京,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展览馆);
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烟台,烟台美术馆);
2015 “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成都,四川美术馆);
2014 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民族文化宫);
201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展 获金奖;
2014 “国宝集珍”首届全国百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2014 “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主题作品展(河北省文联)。
发表:
2013年,作品《惠风和畅》《印象“80后”系列》等,发表在《美术向导》。
作品《印象“80后”系列》发表于《美术界》。
2013年,论文《海军美术创作的历史性与主体表达》发表在《美术向导》。
2018年,论文《大美不言——浅谈积墨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发表在《美术观察》。
2020年,论文《从自然观看当代青绿山水画发展特征》发表在《美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