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激烈角逐中,有人潜心钻研,也有人高调发声。
年仅28岁的华裔新星亚历山大·王,因向特朗普建言遏制中国AI发展,并公开指责DeepSeek而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他被称为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却也因此背负“背叛族裔”的争议。
这位凭借中华血脉与超凡智慧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为何最终选择站在美国阵营?
![]()
少年天才一夜成名
亚历山大·王的成长轨迹,几乎复刻了无数在美华裔家庭梦寐以求的“成功范本”。
他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学术世家,双亲均为资深物理学家,曾参与国家级能源科研项目。
自幼浸润于科学氛围之中,他对数学和编程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敏锐直觉。
高中阶段便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屡获殊荣,并以顶尖成绩考入麻省理工学院(MIT)。
![]()
但他并未循规蹈矩走完学业之路,19岁那年果断退学创业。
这一举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冒险甚至疯狂,然而历史证明,这正是他命运转折的关键一步。
他与伴侣共同创办了人工智能企业Scale AI,专注于为AI系统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标注服务。
形象地说,这家公司是人工智能成长过程中的“营养供给站”,负责喂养模型所需的核心数据资源。
![]()
亚历山大·王精准捕捉到AI初期对结构化数据的高度依赖,采用人工+算法协同模式,为OpenAI、谷歌、微软等头部科技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短短数年,Scale AI跃升为全球AI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撑力量。
2019年,时年24岁的他个人资产突破十亿美元大关,成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的华裔亿万富豪。
英伟达、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相继注资入股。
扎克伯格更是亲自出面,以高达150亿美元估值收购其49%股份,且主动放弃投票控制权,只为留住这位年轻领袖。
![]()
如此高规格的交易安排,在硅谷历史上极为罕见。
此后,亚历山大·王频繁现身政策论坛,逐渐进入国家决策视野。
他不仅多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还受邀走进白宫,为特朗普政府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提供建议。
光环加身的同时,也为日后风暴埋下伏笔。
![]()
DeepSeek横空出世
2025年初,中国AI企业DeepSeek推出新一代大语言模型,震撼全球科技界。
这款被誉为“中国版GPT”的智能系统,不仅在中文语义理解与逻辑推理方面表现卓越,更以极低成本刷新行业纪录。
仅用约600万美元投入,便实现了可与GPT-5相抗衡的技术水准。
相比之下,美国同类项目往往需耗费数十亿美元才能达到相似性能。
![]()
更令人瞩目的是,DeepSeek决定将核心技术框架全面开源,允许全球开发者自由访问、修改与再分发。
此举彻底动摇了传统AI企业的盈利根基。
对于依靠封闭算法与数据垄断获利的企业而言,这无异于一场颠覆性的技术海啸。
消息发布后,美股科技板块应声暴跌,单日市值蒸发近一万亿美元。
其中,Scale AI遭受冲击最为严重。
![]()
原因在于,DeepSeek采用了先进的自监督学习机制,极大减少了对外部人工标注数据的依赖。
这意味着Scale AI赖以生存的数据加工链条正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面对挑战,亚历山大·王开始频繁在公共平台发声。
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声称,DeepSeek“非法持有超过五万枚受出口管制的英伟达H100芯片”,并暗示中国企业通过非正常渠道规避美国技术禁令。
此番言论迅速被西方主流媒体广泛传播,引发国际关注。
![]()
随后,特朗普团队援引该说法,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推动新一轮对中国AI企业的芯片封锁政策。
外界普遍分析认为,亚历山大·王的表态在此次政策升级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事实究竟如何?
DeepSeek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所有硬件采购均符合国际贸易法规,并反问:一家私营企业是否有资格干预全球供应链规则?
![]()
公众视线随之聚焦于亚历山大·王本人——他是基于技术伦理发声,还是出于商业自保?
业内多数观点指出,他的批评背后实则隐藏着深层焦虑。
DeepSeek的技术革新正在瓦解他核心商业模式的基础。
如果AI能够自主生成知识、自我优化参数,那么庞大的人力标注体系还有何存在价值?
他真正恐惧的并非中国AI的崛起,而是自己在未来十年内被技术浪潮彻底边缘化的可能。
被资本绑架的天才
或许亚历山大·王从未预料,自己会成为多方争议的中心人物。
在美国主流叙事中,他被视为“青年科技英雄”,被特朗普称为“捍卫美国技术霸权的关键棋子”。
但在中文社交网络上,他却被贴上“背弃根源”的标签。
从商业逻辑审视,他的行为并非难以理解。Scale AI的主要客户集中在美国联邦政府及军事相关项目。
![]()
美国国防部是其最大采购方之一,合作领域涵盖无人机图像识别、卫星数据分析、战场算法建模等多个敏感方向。
这类企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国家利益深度绑定。
当特朗普政府推行“去中国化”科技战略时,亚历山大·王自然成为政策宣传的重要代言人。
每一次公开讲话,都能影响政策走向与舆论风向。
而他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政府订单与政策倾斜。
![]()
某种程度上,他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科技创新者,而是沦为资本与政治博弈下的“战略工具”。
尤其在今年5月特朗普竞选集会上,他高调宣称:“必须阻止中国AI抢占未来高地,美国绝不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败。”
这句话瞬间点燃舆论战火。
不少网友质问:难道他已经忘记父母的来处?忘记了祖辈的土地?忘记了名字中那个象征血脉传承的“王”字?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也真实反映了美国科技精英对中国AI进步的集体不安。
DeepSeek的突破打破了美国长期主导人工智能领域的格局。
一家中国初创团队仅凭六百万美元预算,竟能撼动全球AI权力结构,这让习惯了技术垄断的西方精英深感危机。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亚历山大·王的立场转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他既要守护自身商业帝国,也要顺应所在国的政治气候。
最终,他成了美国AI话语权的代表,却失去了来自华裔社群的情感认同。
![]()
近几个月,有消息称谷歌正考虑终止与Scale AI的合作关系,理由是“其业务架构已无法匹配下一代AI发展趋势”。
若该消息坐实,这位昔日天才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科技圈流传一句话:“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对手强大,而是游戏规则变了。”
DeepSeek所代表的,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技术范式——更加开放、高效、去中心化的智能进化路径。
而亚历山大·王选择坚守旧秩序,成为了封锁思维与时代焦虑的象征。
![]()
DeepSeek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完成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技术的力量终将超越地域界限,算法的进步终会穿透人为壁垒。
当一个民族真正掌握自主创新的钥匙,任何外部封锁都不过是短暂阻碍。
AI的未来,不属于某个个体天才,而属于勇于打破常规的时代先锋。
![]()
结语
亚历山大·王的人生轨迹,既是天赋成就传奇的写照,也是时代洪流下的讽刺缩影。
他以惊人智慧缔造财富神话,却在全球AI变局中沦为众矢之的。
他并非真正的叛徒,而是被资本、权力与恐惧裹挟的典型代表。
真正令他惶恐的,不是中国AI的飞跃,而是他所依托的旧体系正在加速崩塌。
参考资料:
2025-09-26 03:24·财联社OpenAI最新测试:GPT-5与Claude在部分工作中可媲美人类专家
2025-06-15 20:53·证券时报150亿美元!28岁华裔天才官宣加入Meta,扎克伯格掀翻AI牌桌!
2025-06-15 15:27·新派新闻扎克伯格豪掷超千亿元,投28岁华裔"天才少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