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辆废弃的公交巴士,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带来多少可能?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师生们,用十年时光给出了一个温暖而具体的答案——超过2400节丰富多彩的课程。10月31日清晨,当孩子们踏入校园,惊喜地发现他们熟悉的“巴士教室”已悄然变身:借着“丛林运动会”的契机,这辆承载了无数孩童梦想的巴士一夜之间披上了全新的“丛林彩绘”外衣。
摇曳的绿叶、绽放的花朵,校园吉祥物“蓬蓬”和“莱莱”在车身上捉迷藏般若隐若现……又惊又喜的孩子们,围着巴士绕了一圈又一圈,兴奋地指认着车身上每一处新鲜的图案,猜测着“蓬蓬”下一步会跳向哪片树叶。
![]()
“十年前,正是源于学生们对童书里描绘的‘巴士教室’的向往,我们才将这辆报废巴士请进校园。”蓬莱路二小校长余祯回忆,它之所以能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天地,秘密就在于,它的每一次变化,都由学生的想象驱动。从模拟驾驶的愿望,到手绘座椅套的创意,再到把拉手变成作品展示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这里一次次落地生根。
随着“巴士教室”焕新,更多精彩校园活动也将围绕巴士展开。接下来的一周,新一届“小车长”招募即将启动,学校的招牌活动“小镇议事厅”也将首次在巴士内议事,邀请学生为“巴士开往新校区”献计献策。此外,“巴士午间乐”十周年特别场、手绘书《喜欢上海的理由》漂流活动等也将陆续登场。
![]()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项目,自2015年驶入校园以来,这辆巴士已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为一个能激发老师创新教学思路,让学生投入自主学习的“万能宝藏空间”。语文课本剧、英语角、数学测量、科学实验、迷你音乐会、跨文化沙龙……车厢如同一个万能魔方,能够根据课程需求随时变换形态。据统计,“巴士课堂”已累计承载2400余节正式课程。
![]()
在蓬莱路二小的老师们看来,“巴士教室”不断焕新的背后,是学校教学方式不断转型升级的缩影。课堂从固定走向流动,学习从单向听讲走向主动体验,儿童的梦想在这被看见、被支持、被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