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长沙的企业家们,又一次站上“C位”。
长沙以专属节日之礼,向为这座城市拼过、闯过、奋斗过的企业家们,送上最高规格的“仪式感”,也向他们发出踔厉奋发、共向未来的盛情邀约。
![]()
2025年11月1日,长沙企业家日活动现场。涂书 摄
从2021年11月1日长沙在中西部地区率先立法设立“企业家日”至今,这个日子已走过五载春秋。五年致敬,让一句话的含金量变得更足——“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自己人”——掏心窝子的诚意
近年来,提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时,“自己人”成为高频词。
数据为证:2025年上半年,长沙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962.58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0%;截至9月,长沙实有经营主体近200万户,民营企业占全市上市公司的65.11%。
只有“自己人”,才会有这样的贡献,才会有这样的作为和担当。
而长沙,也将“自己人”三个字,变成了实打实的城市态度。
“自己人”,当有话直说,不绕弯子。
“星商说”的舞台上,企业家不是汇报工作,而是畅快“脱口秀”,有槽点尽管吐,有想法大胆提。
![]()
“星商说”第四季活动现场
“星商夜话”专场,每期聚焦一个行业痛点,企业负责人大胆提诉求,相关政府部门现场接招、推动解决,一点都不“见外”。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长沙更有机制保障。目前,长沙39位市领导联系71家民营企业和22个商会,推动发改委、工信局等职能部门与企业家座谈交流、破解难题,真正实现“企业有呼、政府有应”。
“自己人”,会积极主动、一起“上分”。
在长沙,企业家们常说自己“身兼多职”。
他们是“联络员”,通过“星商之声”平台,盘活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创造合作共赢的发展商机;他们还是“辅导员”,在“导师结对+同心实践+访学培训”模式下,手把手带“企二代”和新人上路。
“辅导员”“宣传员”“联络员”……多重身份背后,是企业家不见外的自觉,是“这座城市有我一份”的归属与热爱。
正如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刘汇所说,因为长沙久久为功、真心相待,才换来了企业家们掏心掏肺的信赖与同行。
“自己人”,更要给足荣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每年的“企业家日”,最庄严的环节莫过于为优秀企业和企业家颁奖。
![]()
第四届长沙企业家日活动现场
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城市对杰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最高礼赞,也是一句温暖的告白:你们的奋斗和付出,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安全感与归属感,还来自于困境中伸出的援手。2025年,长沙某软件科技公司面临阶段性流动资金紧张,长沙银行在了解情况后,精准判断其符合“人才贷”条件,通过快速审批简化流程,短时间内完成尽调并发放信用贷款,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这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自己人”之间才能体会的信任与托底。
这份以诚相待,也收获了真心的回响: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长沙连续四年整体排名和口碑投票位列全国前十。
“自家事”——发自内心的暖意
对企业来说,城市是发展的土壤;对城市而言,企业是成长的引擎。企业的事,就是城市的“自家事”。
那么,长沙是怎么料理好“自家事”的?
办好“自家事”,要主动问需、靠前服务。
湖南凯之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科创企业,专注于户外机器人研发与生产,于今年初落户长沙,仅用3个多月便实现全球首台套光伏清洁机器人和全国首台套光伏铺装机器人量产。
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背后,是长沙银行为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客户经理甚至跨省两天解决抵押难题。
眼下,长沙“双联系+专班服务”机制覆盖全市规上企业和小升规重点对象,送政策、解难题、帮代办……长沙用行动诠释:“你负责发展,我负责护航”。
![]()
国企民企对接会上合作项目签约
办好“自家事”,要优化政策、强化执行。
政策不在条数多不多,而在落得实不实。
长沙市工商联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陪跑护航”三年行动,成长赋能、权益保障、湘商回归、护航上市、协同创新、架桥拓市、强健组织等七大行动,构建起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办好“自家事”,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
打动人的是情感,留住人的是暖意。
这份暖意,在连续11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执着中可见一斑。多年耕耘,筑巢引凤,长沙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促成签约项目300余个、签约金额2700亿元,推动湘商总部基地落户大泽湖海归小镇,集聚东方雨虹研发中心等优质项目。
![]()
长沙海归小镇
截至9月底,在“万名干部联万企”专项行动中,全市各级干部解决困难诉求2860个,解决率94.8%;组织惠企活动1710场,兑现政策资金15.67亿元,惠及经营主体约18.87万户次。
一起干——奔向未来的深意
有个小故事让湘伴君很受触动:湖南某康复器材有限公司计划在长沙某园区扩建智能化生产线,因涉及用地规划、环评审批、产能备案等多部门审批流程,项目推进陷入停滞。
长沙市工商联牵头与园区管委会共同召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安排专人全程“陪跑”对接。最终,原本预计需3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仅用15天便完成全部手续。如今,这条新生产线已顺利投产,每月可为园区新增产值2000余万元。
这个故事,正是“一起干”的最佳注脚。
一地的发展,短期可以拼项目,中期可以拼资源,但长期一定是拼营商环境。长沙设立企业家日,不仅仅是向已有致敬,更重要的是向未来出发。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瞄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长沙迫切需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也需要更多一流的企业家和各类人才。
湘伴君注意到,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长沙有6家企业上榜。
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空天信息、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民营企业的舞台无限广阔。
![]()
青年企业家访学交流
前浪奔腾不息,后浪奔涌而来。长沙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聚焦年轻一代实施的百名青商“长青树”培养工程,已有4家公司成功上市,13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公司被认定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日我们用心栽桐,明日自有群凤来仪。有理由相信,今日长沙在营商环境上的每一次深耕、每一分努力,都将转化为明日一个个标志性项目的落地、一条条优势产业链的崛起,为长沙这片发展热土蓄势赋能。
来源:湘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