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不找工作,那不是啃老吗?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总是抱怨就业难,却鲜少看到他们主动去参加各种线下的招聘会,不去尝试就说就业难,这也太不上进了。
其实有这种苦恼的家长还是不够了解现在的就业渠道,多数优质企业都有自己的官网,大学生想找工作,比起线下招聘会,网申或许是更便捷、高效的就业渠道,且很多企业网申开放的时间,比线下招聘会可能更早。
![]()
“透明人怎么找工作?”985文科女孩参加双选会看清现实
但网申有一个缺点——找到工作了才有回应,找不到工作简历就是彻底的石沉大海,连一点回音都听不到,因此不少求职积极性较高的大学生还是不会放弃参加线下招聘会。
线下招聘会虽然效率比较低,但也存在其特有的优点,能更直观的了解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薪资待遇,也能当面跟HR沟通,清楚自己被拒绝的具体原因究竟是哪些。
![]()
可当一名985文科女孩鼓起勇气走进线下招聘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仿佛是现场的透明人,别人不是不想看自己,而是好像压根看不见自己,透明人怎么找工作?
女同学为啥这么说呢?线下招聘会现场,浩浩荡荡的两百多家企业,有央企有军工、有互联网大厂还有浙江最牛的那批民企,整容豪华到女同学都想当场鼓掌,可激动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
只因女同学转了一圈才发现,这些企业的摊位上写的不是金融量化、算法工程师就是芯片研发,而自己学习的文科专业,竟然毫无用武之地,在线下招聘会宛如一个透明人。
她自嘲地想:“我一个学文的,来凑什么热闹呢”,就连简历上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字功底”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
现场的企业需要的,是能直接上手、拧上就能用的螺丝,最好是“钛合金”那种,能算代码、能搞研发、能当场变现的理工科人才,而不是像自己这样聊起康德、黑格尔能说三天三夜的人才。
学不好理的才去学文,外界对文理科的误解从未消散
女同学形容自己“有屠龙之技”,可这个世界上却没有龙可以屠,在那一瞬间,她甚至怀疑,自己读的书,和世界需要自己交上去的那份卷子,根本不是一个考纲。
![]()
这种不被需要的感觉,极大打击了女同学的求职自信心,你能说文科没有存在的价值吗?好像也不能,就像评论区的60后资深工程师所说,哲学和心理学等文科对自己的帮助其实很大,只是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
可如果说文科有存在的价值,为什么却没有企业给文科生留下一席之地呢?有人说是文科生没有找对方向,线下招聘会不是文科生的主舞台,考公考编才是归宿,可考公考编的竞争何其激烈,更何况也不是所有文科生都能有对口的岗位。
![]()
其实何止是企业没有意识到文科专业存在的价值,多数网友也没有意识到,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觉得:高中学不好理科的人才会去学文,文科的工作理科生也能干,而理科生的工资文科生却根本做不了。
当社会用“可替代性”去判断一个学科是否有存在价值的时候,就是文理科发展失衡最悲剧的时候,希望有朝一日,文科生在线下招聘会不再是“透明人”,中学生也不必强迫自己去选择文科或者理科,而是能根据自己的热爱去选择,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