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无数人经过这里,却只有少数人在此停留。铁路枢纽的印象深入人心,常使人忽略它悠久的历史:从黄帝故里到商代亳都,再到郑韩故城和北宋帝陵,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地之中”。而由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创园区和省内最优秀的博物馆,已成为郑州新的文化名片。
在秋高气爽、法国梧桐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巷的时节,留给它一个充实的周末,这里很可能会成为你中原之行的惊喜。
![]()
![]()
点击上方图片可购买《中国旅行体验指南·河南》
第一天,走南北线。先去河南博物院了解上下五千年的中原历史和黄河文化,震撼于一眼看不到头的青铜重器和国宝陈列,接下来巡游郑州商城,在都市中心看千年之前的城垣遗迹。
![]()
第一站自然是重头戏——河南博物院。考验脚力的时候到了,1927年开放的豫博是中原地区日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17万余件(套)展品从规模和价值上堪称河南之最,其中地下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历史序列常设展“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展厅就有10个,中原楚国青铜艺术的专题陈列更是不能错过。
![]()
建院80周年时,豫博甄选出九大镇院之宝,分散在多个展厅,它们基本上能按照年代顺序带你梳理中华历史脉络。虽然以此为线索进行游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挤到这几个展柜前需要一点耐心和运气,不妨把视线转向别处去寻找其他精品,或跟随官方的人工讲解服务(1.5小时)。
![]()
中午在博物院附近的老店惠丰源简单吃一碗羊肉烩面,接着到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免费)转转。要在地图上找到这座开放性公园的准确定位并不容易,它大致分布在老城区的城东路和城南路内侧,将郑州商代都城东、南两段城垣遗址包容进来。遗址周围营建了绿意盈盈的景观环境,并兴建了两座现代化博物馆。
![]()
素面朝天的城垣遗址是公园最醒目的标志,根据考古学界的主流学说,这两段屹立了3600年的城墙正是商汤所建亳都的内城遗迹。现存地面部分约3公里,墙身高度(复原后)约10米,截面呈梯形,土色墙体采用黄沙土和黏土夯制而成,这些泥土世代相叠,记录了郑州城的生长密码,见证着城市变化的亿万瞬间。
![]()
位于城墙内的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放于2022年,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仰韶文化彩陶纹样,以土黄色为基底,与遗址公园的城垣相得益彰。相比于豫博的人流密度,在这里你会感到欣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回到了合理的尺度。
![]()
游览可从二层展厅巨大的沙盘开始,了解郑州3600年的城市历史。从平面布局上看,郑州商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组成,形制完整,是中国乃至世界早期都城难得的范例。
![]()
馆内亦有丰富的青铜藏品,食器、酒器的展览规模可观,博物馆还贴心地为复杂的青铜器名称加注了拼音。精华展品包括在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现藏于国博的杜岭方鼎的复制品,以及仅次于妇好钺的兽面纹铜钺。
![]()
2025年9月30日至2026年1月5日,为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博物院举办特展“国宝回家乡”,你可以在此见证分离数十载的杜岭一号方鼎(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杜岭二号方鼎(藏于河南博物院)首次在出土地团聚。
![]()
1.5公里外,同样位于城墙内的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巧妙地建在东城垣断面处,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商至战国、汉、唐、明、清历代城摞城的痕迹。博物馆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采用沉浸式光影手段,在城垣本体上呈现裸眼3D效果,犹如城墙在亲诉3600年间的郑州历史。你还可以通过交互投影设备了解筑城原理,讲解生动清晰,仿佛亲临筑城培训现场。
![]()
如果体力尚且充沛,与商都遗址博物院隔街南北迎望的文庙也值得一游。据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当时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的文庙,后历代曾多次修葺,现存的建筑大部分是由郑州市政府在2004年重建的。
![]()
郑州文庙遵照规制,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其他建筑分列两侧。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中心建筑,里面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
建筑朱墙绿瓦,正面屋顶上有黄色菱形琉璃装饰,这本是皇家建筑才有的规格,康熙为表尊崇孔圣特许之。
![]()
![]()
趁着暮色将至,前往遗址公园南边的阜民里,这条新晋“网红”商业街力图将古今融合,仿古建筑之间活动丰富新潮。在前往城市地标二七广场打卡夜景的路上,在顺城街找家餐馆觅食,这里称得上郑州老味道聚集地。
![]()
点击上方图片可购买《中国旅行体验指南·河南》
你也可以选择前往郑州市的传统商业中心二七广场觅食,一览20世纪90年代零售业“顶流”亚细亚的所在地。广场上的城市地标二七纪念塔每逢整点会响起《东方红》的旋律报时。
![]()
![]()
第二天,走东西线。花上大半天时间步行游览郑州西郊,走进这座农业大省省会的工业记忆中,再去郑东新区的“大玉米”和北龙湖,体验商都新气象。
![]()
郑州西郊是当地人眼中的传统美食聚集地,清早在街边,随机选择一家人头攒动的胡辣汤馆子,“怼”碗胡辣汤+豆腐脑的“两掺儿”,再配两个牛肉粉条水煎包,为一日的行程加加油。
![]()
©郑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曾经轻工业厂聚集的西郊生产场景早已不复热火朝天,但烟火气十足的家属区依然藏着融合风格的老味道,或辉煌或黯然的历史都在厂房原址上打造的文创园区中沉淀,凝结出年轻人青睐的新花样。这里是老郑州的一角,也是新郑州的缩影。
![]()
步行线路从西郊孩子童年绕不开的碧沙岗公园出发,它的前身是北伐阵亡将士陵园,由冯玉祥下令建造并亲笔提额。出公园北门,沿建设路西行800米,右手边就能看到“郑州国棉四厂”的牌楼,这里是四厂家属院大门,背面写着极具年代色彩的标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沿着院内主干道工人路一直往北,沿途藏龙卧虎,不乏排大队的美食店,烤包子、周记米皮、高记肉夹馍,但论名气大还得数道路尽头的四厂烩面,“咖喱烩面”流派的首创,这家烩面汤底金黄,口味偏咸,几十年来人气不减。继续前行,来到四厂农贸市场,这是四厂的小吃集中地——开斋果、蜂蜜蛋糕、炸面筋、绿豆凉粉,问问你的肚子还有没有空间。
![]()
接着拐上向荣街西行进入三厂家属院,在十字路口右转向北,这条路两侧的建筑就是三厂文化历史街区改造的范围,建筑已经过初步整修,道路环境也更整洁。
![]()
从北边的小门出去来到棉纺西路,隔着马路就能看见郑州纺织工业博物馆的大门,旧办公楼的坡屋顶和厚砖墙透露出鲜明的苏联式建筑特色。
![]()
©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原路回到三厂家属院,一直向南穿过三厂家属院大门,正面牌楼的琉璃瓦下绘有棉桃图案,每个棉桃里的三个圆圈代表“三棉”。从这里往西400米是一厂家属院大门,也是几座国棉厂中建造时间最早、最精美的一座大门。
![]()
©郑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继续西行300米后,向南转入伏牛路,路旁的法国梧桐高大舒展,枝叶如盖,道路两侧依旧是三四层楼高的住宅楼,路西的外墙为白色,路东为红色,分别为郑煤机和河南五建的家属区,一街之隔的两伙“大院儿”子弟,年少时没少在伏牛路上挥洒过剩的荷尔蒙。
![]()
▲二砂文创园
在十字路口右转,顺着烟火气浓郁的岗坡路,一路上坡走到华山路,就能看到由郑煤机厂房改建的芝麻街1958双创园的巨型液压支架。继续沿华山路向南1公里,先后来到磨街文创园(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改造)和与其相邻的二砂文创园(由第二砂轮厂改造),看一看亚洲最大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群,摄影爱好者、探店达人、咖啡成瘾人士和街道观察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
接下来做好从西到东穿越郑州的准备,搭乘地铁前往郑东新区CBD,在北龙湖新潮时尚又chill的氛围中,填饱肚子,远眺城市新地标“大玉米”。“大玉米”大名其实叫千玺广场,酷似玉米的外形实则在致敬嵩岳寺塔,它以280米的高度傲视郑东新区CBD,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高楼,登上58楼的观景台,全市风光一览无余。
![]()
点击上方图片可购买《中国旅行体验指南·河南》
围绕郑东新区的争议似乎没停止过,比如在缺水的郑州开挖了一个蓄水量相当于两个半西湖水量的巨大人工水体,比如环形设计的道路上每天上演着迷路、堵车,然而在一片抱怨声中,郑东新区还是扛下了郑州最多的税收(2023年)和最高的房价。因此无论你想打破对郑州的刻板印象,还是单纯地想欣赏夜景以及灯光秀,都不妨来看看,在一片灯火辉煌中,结束这座中原古都的周末之行。
Tips:01河南博物院每天11:00和16:00各有一场“华夏古乐”演出,还原了古乐中“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八音”。听众能够现场听到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复原)吹响,听听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是否符合想象。需在博物院公众号购票。02节假日和暑期的豫博异常火爆,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为避开人流,尽可能早一点进馆。03价格提示:博物馆、遗址公园、文创街区均免费开放;郑州餐饮价格实惠,人均50元就能吃得不错;公交车统一票价1元,地铁起步价2元,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刷码乘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