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知道,稀土是攥住全球高端制造命脉的“工业维生素”,现在全球追逐的绿色科技、高端制造,几乎每一步都得踩在稀土的“肩膀”上。
所以,商务部前不久抛出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所有国家而言绝不是一声轻响,而是一记重磅,没人敢轻视中方这纸政策。
在这一管制令发出后,欧盟连夜召开关键原材料紧急会议,美方迅速致电中方想问问清楚;日本更是喊话中国,希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大家都非常清楚,中国这步棋,动的是全球产业链的根基。
![]()
(李成钢)
然而,中方管制令已出就不会轻易撤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就试图将稀土出口管制,和中国经贸问题联系起来。
在日前的一次吹风会上,有记者就提问称,中方此次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否会影响中国绿色科技产品的外贸?
从客观角度出发,这一提问确实是有逻辑的。稀土本就是绿色科技产品的工业维生素,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的生产。之前高盛模型算过一笔账,稀土供应减少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产业的成本将显著上升,最终转嫁至消费者。这种传导效应,会直接压缩中国绿色科技产品的出口利润空间。
对于这一提问,我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就做出了回应。
李成钢副部长表示,中方的出口管制,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毕竟只有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发展得更好,也能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李成钢副部长这段话的核心,其实是点透了安全与发展的底层逻辑,两者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先有地基、再盖高楼的关系。在我们看来,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成果可能随时被打断;而发展,则是安全的后盾,只有发展起来,才能有更强的能力守护安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结合当前中方面临的国际局势来看,他的分析完全贴合现实,并且每一点,都戳中了中国当下的核心关切。
![]()
(稀土)
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显著上升,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例如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设限。这种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武器化、安全化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了我国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同样需要运用出口管制等工具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比如说此前我们对镓、锗等关键金属及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作为一种必要的反制与防御手段。最终目的是保护中国的关键技术和战略资源不被滥用,确保本国产不会因为“卡脖子”问题而陷入停滞。
没有这种底线思维和主动的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的成果也可能在外部打压下得而复失。因此,将安全置于优先位置,是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此外,当前全球对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从稀土、锂矿到能源,谁能掌握资源主动权,谁就有更多安全保障。中国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不仅提升了对稀土等资源的 “深加工能力”,还增强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这种发展成果反过来又强化了安全,我们能更自主地掌控资源用途,避免资源被用于威胁中国安全的领域,这就是更好的发展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
(特朗普)
说到底,李成钢副部长的回应,精准踩中了现在安全和发展绑在一起的时代特点。中国现在不能再想要么保安全、要么求发展,而是得把两者当成一体两面。只讲安全不讲发展,就会越活越封闭、越落后;只追发展不管安全,就会一遇冲击就垮。
中国现在的打法很清晰:出口管制是“盾”,用来挡住外部的“卡脖子”,给发展扫清障碍;绿色转型、高端制造是“矛”,用来提升国力,构筑未来的安全优势。这一矛一盾相辅相成,就像给中国装了防护甲和推进器,让中国在这么不确定的世界里,能走得稳、走得远。
往深了想,这还不仅是稀土的事,更是中国应对全球竞争的大战略,用安全守住发展的基本盘,用发展筑牢安全的护城河,最终在绿色科技、高端制造这些未来领域,拿到更多话语权。毕竟,在现在的世界里,又安全又能发展,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