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行政执法权下放乡镇后,为什么现在又要上收部分执法权?

0
分享至

近期,某地发布文件,决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收回由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行使的112项行政执法事项。类似情况在北京、河北等地也陆续出现,部分原先下放至乡镇的行政执法权被重新上收。

自2019年起,各地陆续推动行政执法权下放,然而仅5年多时间,原本被视为“香饽饽”的乡镇执法权,如今却成为部分乡镇难以有效承接的负担。

这一变化背后,究竟是乡镇综合执法队伍能力不足,还是当初下放过程过于仓促?本文结合各地工作实际与乡镇执法现状,分析行政执法权下放乡镇后,部分执法权为何需要重新上收。

一、部分执法事项专业性强,法律授权不合规

自2019年以来,各地将大量县级执法事项下放至乡镇,有些地区一次性下放执法权逾千项。但在下放过程中,并未对所有事项进行充分评估。部分执法事项不仅乡镇综合执法队伍难以有效承接,即便在县级执法部门也属于棘手类别,例如环境污染类、市场监管食品类等执法项目。这些执法权的顺利实施,往往依赖专业技术鉴定设备与专门人才,而乡镇层级普遍缺乏相应条件。面对此类执法任务,乡镇执法队伍常感力不从心。



除执法事项本身复杂之外,授权合规性也是执法权上收的重要原因。依法行政原则要求“法无授权不可为”。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交由乡镇街道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应当属于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然而,在近年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城区执法队伍,如市场监管、城管、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执法事项已上收至市级部门。这意味着,县级部门已无权将这些领域的执法权下放至乡镇。如不及时上收,乡镇及下放主管部门都将面临法律风险。因此,必须将相关执法权重新上收至市级派驻执法部门。

二、执法事项过多,乡镇队伍承接能力不足

执法权大量下放,但乡镇综合执法队伍人员配备与专业能力并未同步增强,导致部分执法事项难以有效落实。一些乡镇承接的执法事项多达上千项,但执法力量并未得到相应补充。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只下工作、不下人员”的现象。即便有执法队员下沉,其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

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本身力量薄弱,进一步加剧了“事多人少”的矛盾。虽然部分乡镇执法队伍核定编制数量有十多个,但实际在岗人员往往不足。有的编制未招满,有的虽满编但真正从事执法业务的人员有限。个别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包括大队长在内,实际在岗执法人员仅两人。如此薄弱的力量,难以承担大量下放的执法任务。如不对执法事项进行适当上收和“减负”,许多下放的执法权将只能停留在纸面,无法有效执行。

三、部分执法权与乡镇关联度低,执法效果不佳

部分下放至乡镇的执法事项,与乡镇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执法频率低,影响了执法实效。一些执法事项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及批后监管工作紧密相关,简单下放至乡镇,不仅难以有效发现问题,执法效果也大打折扣。

以查处非法占地案件为例,乡镇不具备土地审批权,难以有效开展执法。而上收至业务主管部门后,由于同时拥有执法权与审批权,可以调动更多资源,执法处置能力更强,实际效果也更好。类似情况在其他专业执法领域同样存在。执法权的配置应当考虑权责匹配与执法实效,将不适宜乡镇行使的执法权上收至更有条件的部门,有助于提高执法效能。

综上所述,行政执法权下放乡镇后出现部分执法权上收的现象,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执法事项专业性强、法律授权不合规;二是乡镇执法队伍承接能力不足;三是部分执法权与乡镇关联度低、执法效果不佳。这一调整反映了行政执法权配置过程中对现实条件与执法实效的理性考量,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赖清德镇不住了:美国对郑丽文做出承诺,统一的3大信号全出现了

赖清德镇不住了:美国对郑丽文做出承诺,统一的3大信号全出现了

荣亭小吏
2025-11-14 09:54:40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11-14 09:28:10
越南一中企进口“废铜”变军火噩梦:25吨弹壳藏实弹,这跟头栽大了

越南一中企进口“废铜”变军火噩梦:25吨弹壳藏实弹,这跟头栽大了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11-14 09:14:30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豪取5连胜,过去8场7胜1负!布克33分5板7助,狄龙32分赛季新高

豪取5连胜,过去8场7胜1负!布克33分5板7助,狄龙32分赛季新高

无术不学
2025-11-14 13:32:03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下水道男孩
2025-11-11 23:51:55
重磅!马思纯被曝分手内幕,状态回暖全网祝福,男方沉默!

重磅!马思纯被曝分手内幕,状态回暖全网祝福,男方沉默!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4 09:17:48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丰谭笔录
2025-11-12 00:12:49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女性第一次后这些变化大

说点事
2025-11-08 14:49:53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你家有这种亲戚吗?揭露家族里的“毒瘤”!

你家有这种亲戚吗?揭露家族里的“毒瘤”!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4 00:05:06
太振奋了!美媒:中国两艘超级航母,南北同时开工,建造速度惊人

太振奋了!美媒:中国两艘超级航母,南北同时开工,建造速度惊人

小宸说历史
2025-11-14 08:40:03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宇视天下
2025-11-13 22:36:36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3 11:14:34
中方不再当“卑微甲方”,美反华机构急了:中国子弹上膛瞄准美国

中方不再当“卑微甲方”,美反华机构急了:中国子弹上膛瞄准美国

健身狂人
2025-11-14 01:14:11
总督名义上是从一品,但与尚书比起来,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差距

总督名义上是从一品,但与尚书比起来,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差距

掠影后有感
2025-11-11 13:05:44
李连杰“换心”真相,向太曝更多内幕,一夜回春秘密终被揭开

李连杰“换心”真相,向太曝更多内幕,一夜回春秘密终被揭开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3 13:16:58
五问机动车新国标:为何要求百公里加速不小于5秒,影响哪些车?

五问机动车新国标:为何要求百公里加速不小于5秒,影响哪些车?

新京报
2025-11-14 08:32:33
最新披露:神舟二十号玻璃出现细微裂纹

最新披露:神舟二十号玻璃出现细微裂纹

新浪财经
2025-11-14 12:06:51
64岁男子糖尿病走了,主任:吃达格列净,犯了3个致命误区

64岁男子糖尿病走了,主任:吃达格列净,犯了3个致命误区

华庭讲美食
2025-11-14 11:33:22
2025-11-14 14:24:49
细说职场 incentive-icons
细说职场
分享体制知识,分析体制现象
736文章数 2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怀孕九个月临盆在即,大方透露是人工受孕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数码要闻

迎广DLITE中塔机箱上市:摩卡棕、丁香紫双配色,679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