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强即将握手言和之际,印度突然加入了战局。10月2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出席“印度海事周”活动时宣布,印度政府将大力支持造船业和港口业,力求在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时,将印度船舶在全球货运量中的占比从1%提高到20%。莫迪还表示,在全球面临贸易中断和供应链变化之际,印度是“战略自主、和平和包容性增长”的象征,“印度希望在全球层面加强供应链的弹性”。
![]()
莫迪的这番话将他的野心暴露无疑,那就是印度要利用中美强强对决的历史机遇,在造船、航运和港口等领域抢走中国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踩着中国上位,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事实表明,这一切只是莫迪的幻想。就在莫迪夸下海口后不久,中美釜山会谈取得重大突破,双方各自暂停贸易限制措施一年,随后美国参议院更是以51票赞同、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终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在采访中透露,中美吉隆坡会谈已完成主要协议内容,预计最快下周可正式签署。
中美贸易战缓和,给了想坐收渔翁之利的印度当头一棒,而特朗普在釜山会谈前的一句话,更是让印度人直接破防。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釜山会谈前提到了G2概念,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G2即将召开!”,随后白宫截图并转发了这篇贴文。这里要解释一下G2概念的来源,它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在2009年提出,意思是中美组成两国集团,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共同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
![]()
对于G2概念,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国都持保留或反对意见,因为它们害怕自己被边缘化,不愿看到中美联手统治世界,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曾公开指出,G2只是一种“幻想”。但最新的事态表明,中美G2联盟是完全有可能的,至少印度人非常担心这一点。有印度博主指出,特朗普在全球贸易战中对印度和中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在特朗普的关税压力下,印度被迫减少了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转而增加购买美国石油,印度还考虑对部分美国工业品实施零关税,并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与之相比,中国作为俄罗斯原油最大的买家,却并没有被要求减少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甚至公开表示,“从未对中国提到俄罗斯原油问题”。无论是吉隆坡会谈还是釜山会谈,俄罗斯石油也一直没有被摆上中美的谈判桌。
![]()
特朗普不仅与中国达成妥协,还表现出了要与中国共同领导世界的意愿。但莫迪对中美贸易战的理解,却还停留在“美国要更换供应商”的层面,妄想借机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前不久,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政策生效后,印度从法国达飞手里拿到了6艘液化天然气船的订单,这是印度造船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订单,不少印媒欢呼称,印度即将成为中国、韩国等造船大国的“替代者”。但讽刺的是,短短半个月后,美国就决定暂停对华征收港口费。
就在莫迪宣布印度要成为造船大国的第二天,沪东中华造船厂又连续交付了两艘第五代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船,创下单月交付4艘的历史记录,并且有望创下全年交付11艘大型LNG船的全国记录。受贸易战影响,今年全球大型LNG运输船的新订单数量同比大幅下降,但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依然爆满,以沪东中华为例,其手持LNG船订单超过50艘,在建20多艘,一家船厂就能顶得上印度一个国家。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面前,印度想要弯道超车,基本上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