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榆林市第十场政务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体改科科长李宁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经过四个月的集中攻坚,榆林市已完成市、县、乡三级共19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梳理,群众办事材料平均压减30%以上,办事环节减少5%。
一套模板
破解“三级标准不一”难题
今年7月,榆林市启动了一场政务服务“标准化革命”。同样一个事项,在不同层级办理时,所需材料、申请表单常有差异,这让企业和群众跨区域办事很不方便。为此,市审批局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模板》,像“说明书”一样明确了每一项服务的材料清单、申请表单等核心要素。
这个模板迅速成为全市政务服务的“标准源”。榆阳区、府谷县等4个县区率先试点,45个市级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对事项进行“颗粒化”拆分和标准化梳理,最终形成了全市统一的办事标准。
三级联动
实现“谁办都一样、哪办都一样”
“这次梳理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李宁用八个字概括这项工作的覆盖面。横向覆盖所有市级驻厅部门,纵向延伸至县区和乡镇(街道),构建起“市级统筹、县区攻坚、乡镇强基”的三级责任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乡镇基层的“终端体验官”机制。“我们组织乡镇工作人员模拟办事,从群众视角检验标准是否真的‘好用’。”这种自下而上的验证方式,确保了标准不仅写在纸上,更能落地见效。
扫码即办
政务服务迈进“码上时代”
标准化成果已迅速转化为便民利企的实际举措。在榆林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每个事项都配有专属“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取最新办事指南。“再也不用担心拿到过时的办事清单了。”一位现场办事群众感叹道。
标准化为“全市通办”按下快进键。目前,不动产、公积金、税务等319个高频事项已实现“全市通办”,企业群众可就近选择办理地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未来可期
政务服务将更智慧更贴心
据发布会上介绍,榆林市将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发布更新清单,推动标准化成果向智慧化、场景化服务升级。同时,“秦务员”政务服务品牌将加速向基层延伸,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政务服务。
这场“标准化革命”正在悄然改变榆林的政务服务环境。随着“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服务”时代的到来,榆林营商环境优化将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高苗 韩飞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